國軍鋼鐵人 野戰型外骨骼系統亮相

中科院舉辦「2021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線上展會,「野戰型外骨骼」原型機亮相,可應用於戰場上佈署砲彈時彈藥搬運、重武器操作等國防野戰,驚豔不少網友。(摘自中科院臉書)

中科院前天起舉辦「2021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線上展會,公開「野戰型外骨骼」原型機,可應用於戰場上砲兵佈署砲彈時彈藥搬運、重武器操作等國防野戰,驚豔不少網友。國防部長邱國正昨迴應媒體說,「野戰型外骨骼」可增加單兵負重能量,對部隊戰力或人員的體能有所幫助。

國防部2020年至2023年共編列1.69億元研製「外骨骼動力服」,效仿美軍研發「肌耐力增強型動力外骨骼系統」,關鍵技術由中科院籌建測試。

根據國防部預算報告,因應各國以發展外骨骼系統,減輕軍事人員負擔的趨勢,國防部透過動力外骨骼技術開發及原型研製,自主發展臺灣野戰型/荷重型外骨骼系統,有效減輕軍事人員體力負荷,並提升國軍作戰效益。

中科院表示,這次展出自主研發的「野戰型外骨骼」,爲下肢野戰型膝關節動力外骨骼系統,無荷重酬載設計,無上肢設計,扭力40 Nm以上,平均能耗<300Wh。該系統總重小於10kg,空載移動速度最高可達6 km/h,採用扭力計感測器設計,可應用於戰場上砲兵佈署砲彈時彈藥搬運、重武器操作等國防野戰、傷患救助及健康老人照護等場景,有效節省操作人力,提升作戰效率等用途與功能。

國防部軍備局官員曾在立法院表示,動力外骨骼系統是參考美軍海豹部隊穿戴單兵身上,提供額外負重能力的軍民通用科技,以提升單兵肌耐力與負重能力。雖然美軍海豹部隊已開始使用,但目前尚未輸出,沒有采購管道,軍方發展後也能通用於民間。

中科院指出,這次博覽會還展出「數位虎斑迷彩圖案」、「高防護性盾牌」、「功率電子計劃相關製品」及「觸控式熱像測溫儀」等國防自主與軍民通用相關技術參展,歡迎社會大衆線上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