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6%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3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

從數據來看,2023年1—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房企到位資金等指標累計降幅較1—11月繼續擴大,其中,商品房銷售面積創2012年以來新低,銷售額創2016年以來新低,開發投資規模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不過,2023年12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增長41.6%。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房地產市場目前出現了兩方面積極變化,一是2023年房地產投資、銷售等指標降幅較上年收窄,8月份以來,新建商品住宅網籤備案量整體回升,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在溫和上升。二是房地產竣工面積增加較快,“保交樓”工作在穩步推進,效果持續顯現。

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5%

從商品房銷售情況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1173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商品房銷售額116622億元,同比下降6.5%。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去年1—1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5%,跌幅較1—11月擴大 0.5個百分點,跌幅連續8個月擴大;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6.5%,跌幅相比1—11月擴大了1.3個百分點,下半年以來連續6個月下跌,且跌幅持續擴大。2023年12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增長41.6%。結合新房價格跌幅擴大,銷售環比好轉在於開發商爲完成業績、保資金鍊而繼續降價促銷。全年11.17億平方米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創2012年以來新低,銷售額11.66萬億元,創2016年以來新低。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也表示,去年12月,各地政策繼續優化調整,北京、上海降低首付及貸款利率並優化普宅認定標準,促進房地產市場預期修復,從市場反饋來看,12月在政策顯效、企業加大營銷力度等因素帶動下,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環比回升,但全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繼續下降,降幅較1—11月擴大,市場調整壓力仍在。

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去年12月,重點100城新建住宅銷售規模出現一定翹尾行情,銷售面積環比增長近兩成,但同比仍下降約17%。2024年1月上半月,重點50城新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超三成,市場活躍度不足,購房者置業情緒仍偏弱。

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6%

從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0913億元,比上年下降9.6%;房屋新開工面積9537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4%;房屋竣工面積998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0%。

李宇嘉指出,從前端指標來看,2023年1—12月土地出讓金同比下滑15%,降至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1—12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0.4%,降幅連續5個月收窄,有政策扶持、信貸支持力度加大、國企央企拿地開工增加的影響,也有同期低基數的影響。2023年,新開工爲9.5億平方米,規模創下2007年以來新低。而新開工和拿地連續下跌,導致1—12月份的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6%,跌幅比1—11月擴大0.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已經連續10個月跌幅擴大。2023年,開發投資總規模爲11.09萬億元,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2月份,全國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速爲17.0%。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這是2023年供給端表現不錯的指標,說明各地樓盤交付較好。2024年要積極做好保交樓工作,尤其是各類專項資金要加快效率投放。類似“專項資金+銀團貸款”的工作要深入細緻富有成效,真正助力保交樓工作的開展。

房企到位資金同比下降13.6%

從房企到位資金情況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7459億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國內貸款15595億元,同比下降9.9%;利用外資47億元,同比下降39.1%;自籌資金41989億元,同比下降19.1%;定金及預收款43202億元,同比下降11.9%;個人按揭貸款21489億元,同比下降9.1%。

李宇嘉指出,去年1—12月,房企到位資金同比減少13.6%,降幅較1—11月擴大0.2個百分點,降幅在1—11月首次收窄後再次擴大,一方面有金融機構風險擔憂的因素,另一方面開工積極性下降,也有主動收縮融資的跡象。其中,國內貸款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自籌資金降幅收窄1.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收窄,主要是龍頭國央企債券融資增長;定金和預收款、按揭貸款跌幅均擴大1個百分點,說明居民買房意願、加槓桿買房的意願均在走低,對應12月商品房銷售仍在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陳文靜認爲,若相關支持政策真正落地,房企資金壓力有望逐漸好轉。

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展望2024年,陳文靜認爲,房地產市場修復節奏仍依賴於購房者置業預期能否改善,短期新房市場仍有一定調整壓力。根據“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中性預期下,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左右;樂觀預期下,若2024年經濟持續恢復、置業意願改善,疊加城中村改造如期推進,銷售規模或可實現小幅增長。伴隨着央行重啓抵押補充貸款(PSL)、廣州首張房票落地等,“三大工程”配套政策正在加速落地,預計將對2024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形成一定支撐,但在銷售市場修復緩慢影響下,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下行態勢或難改。

不過,康義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答記者問時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房地產投資、銷售等指標降幅收窄。202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9.6%,降幅比上年收窄0.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下降13.6%,降幅比上年收窄12.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降幅明顯收窄,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下降8.5%,銷售額下降6.5%,雖然都在下降,但是降幅分別比上年大幅收窄15.8和20.2個百分點。8月份以來,新建商品住宅網籤備案量整體回升,12月份比8月份回升了20.2個百分點。從70個大中城市監測情況看,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在溫和上升。二是房地產竣工面積增加較快。“保交樓”工作在穩步推進,效果持續顯現。2023年,房地產開發企業竣工房屋面積比上一年增長17%。

康義認爲,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比較好的基礎,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城鎮化數量和質量提升還會有很大的空間。2023年城鎮化率是66.16%,和發達經濟體80%左右的水平相比,還有十幾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中國的城鎮化仍處在持續發展過程中。近五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93個百分點,每年都會有超過一千萬的農村居民進入城鎮,新市民的規模比較大,也會帶來大量新增住房的需求。存量上儘管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不小,但是有很多房子功能和結構都不盡合理,不少人民羣衆改善性住房需求比較迫切,這也會形成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推動力。

二是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潛力巨大。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正在積極構建當中,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其中,正在推進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中村改造這些工程都在快速推進。隨着這些工程有力有序推進,將有利於解決人民羣衆在住房、居住方面“急難愁盼”的問題,同時也會帶動房地產相關投資消費,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責編:王璐璐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