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推動足球、籃球職業聯賽體系改造升級

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志丹8日在《學習時報》頭版撰文《堅持以改革創新賦能體育高質量發展》。高志丹指出,加快推進競技體育領域改革,創建新型舉國體制,堅持“開門辦體育”,積極引入市場、社會組織、院校、企業參與競技體育發展,繼續深化創新體育總局與地方、院校、協會、企業共建國家隊模式,提升各省(區、市)體育部門在奧運爭光任務中的參與度、責任感和榮譽感,推動足球、籃球職業聯賽體系改造升級,打破“管、辦”不分體制,引入專業化、現代化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經典賽事。

《堅持以改革創新賦能體育高質量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高志丹

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體育戰線光榮的使命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時代新徵程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落實高質量發展任務,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認真汲取體育系統特別是足球領域塌方式腐敗的深刻教訓,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徵程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務,主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勇於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譜寫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加快推動體育強國建設的新篇章。

強化思想引領,深化改革創新,在新的起點上廣泛凝聚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

堅持理念先行,把推進體育高質量發展作爲工作重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精神,深入學習領會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決走出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結構性困境,樹牢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羣衆體育、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產業全面發展新格局。着力提高體育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大體育行風行紀、賽風賽紀整治力度,加強與地方體育部門協調聯動,持續打擊體育領域“假賭黑”問題。把提高統籌體育發展和安全能力作爲體育行業重點任務,加強各類體育賽事活動監管,進一步完善各類體育賽事活動標準。樹立大安全觀,統籌做好各類風險防範工作,築牢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屏障。

堅持先立後破,以刮骨療毒、脫胎換骨精神持續抓好中央巡視整改。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認識中央巡視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和巡視整改工作的嚴肅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力抓好中央巡視整改這一重大政治任務。在前期集中整改“黃金期”成果的基礎上,聚焦體育領域存在的頑瘴痼疾和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始終以被巡視、在整改的狀態持續做好巡視整改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煥然一新的發展環境。針對巡視指出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整改措施,推動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以巡視整改促發展、促改革,以務實成效引領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上下協同,舉全國之力推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體育戰線要主動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理解領會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核心要義,強化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思想引領。推進體育強國建設重點在體育總局。體育總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統籌,圍繞《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目標體系和評價體系,按週期分階段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到體育各個領域、具體部門,切實加強政策引領,統籌全國力量,共同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實踐。體育強國建設基礎在省市。根深才能葉茂,省強才能國盛。各級體育部門要切實擔負起體育強國建設歷史重任,成爲體育強國建設的主力軍,結合自身實際,大膽闖,大膽試,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創新舉措,做出成效。

堅持科教和人才優先,夯實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智力支撐。體育強國建設基礎在教育。要加強頂層設計,系統化、一體化推進體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一流體育大學和一流體育學科建設,統籌做好各級各類體育人才的培養。體育強國建設支撐靠科技。要全面落實《科技強體行動計劃(2024—2028)》,大力支持高水平體育科技研發與應用,優先佈局發展數字體育實驗室、示範區,開闢體育創新發展新賽道。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與體育運動多域互嵌和深度融合,發揮支撐體育創新發展的技術優勢。體育強國建設關鍵在人才。要抓好《體育強國建設人才規劃(2023—2035年)》的貫徹落實。發揮體育院校高端體育人才孵化基地、輸送基站作用,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培養體育發展急需高精尖人才。

堅持改革創新,以深化改革推動體育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改革方向不動搖,不斷提高推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借鑑其他領域改革經驗,堅持先立後破,穩妥推進,加強改革頂層設計,注重各領域改革的系統性和協同性。統籌抓好體育行政部門、體育事業單位、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構建職能明確、管理順暢、協同高效的體育管理體制機制。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探索“三大球”發展中國模式,把足球改革重心歸正到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上,確保足球改革沿着正確軌道向縱深推進。加快推進競技體育領域改革,創建新型舉國體制,堅持“開門辦體育”,積極引入市場、社會組織、院校、企業參與競技體育發展,繼續深化創新體育總局與地方、院校、協會、企業共建國家隊模式,提升各省(區、市)體育部門在奧運爭光任務中的參與度、責任感和榮譽感,推動足球、籃球職業聯賽體系改造升級,打破“管、辦”不分體制,引入專業化、現代化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經典賽事。

立足新時代、激發新動能,推動羣衆體育、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全面發展

立足於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持續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塑造民族精神,強健人民體質,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體育的新期待、新要求。充分發揮全民健身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共同富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富民興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優勢,加強政策引導,加快實踐推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重點支持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價格適宜的羣衆健身場地設施,打造“家門口的健身圈”。積極實施“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大力推進體育公園建設。加大“三大球”、冰雪項目的普及推廣。大力開展“奮進新徵程 運動促健康”全民健身志願服務系列活動,舉辦好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加強全民健身指導,發展和壯大基層體育社會組織,打通全民健身“最後一公里”。

立足於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氣,高質量做好巴黎、米蘭奧運會備戰參賽任務和各項競技體育賽事的組織工作。緊盯爭創最好成績的目標,提高備戰管理水平,科學制定倒計時訓練參賽計劃。強化體能訓練成效,堅持“三從一大”,不斷提高訓練水平和效果。嚴格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擇優原則,做好奧運會組隊工作。體育總局將舉全國之力,與各省(區、市)體育局一道,調動各方面資源,做好備戰服務保障和參賽人員思想教育工作。落實好反興奮劑教育、檢查、防範等各項制度,堅決做到興奮劑問題“零容忍”“零出現”。認真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辦賽要求,精益求精、穩慎有序做好十五運和亞冬會籌辦等工作,指導配合各地做好各單項國際國內重大賽事組織和辦賽工作。

立足於立德育人,深化體教融合,激發青少年體育發展動力和活力。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部署,堅持以發揮體育教育功能爲本,以提升青少年健康素質和體育素養爲重點,不斷深化體教融合,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引導青少年養成科學、健康的體育理念,培養“終身運動者”。加快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政策研製。持續做好“奔跑吧·少年”主題健身活動,推進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作,進一步推廣完善體育支教志願服務。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建設,推動傳統體校轉型發展。加強青少年足球工作,辦好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廣泛開展“體校杯”“中國城市少兒足球聯賽”等賽事活動。推動西部地區體教融合足球青訓體系建設落地落實。

服務國家大局,發揮體育優勢,推動體育產業、文化、法治、外事工作高質量發展

立足於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推動體育產業快速發展。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進一步深化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從體育賽事和體育製造業兩端發力,促進體育健身休閒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和拓展“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成果。與有關部委繼續合作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和“跟着賽事去旅行”等活動。會同有關部門研製推動體育用品裝備轉型升級的政策文件,持續打造全國性的體育消費品牌活動,辦好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進一步提升“跟着賽事去旅行”“戶外運動活力山水”等系列活動的知名度,開展第二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評定,組織多主題的體育消費促進活動,創新打造體育消費場景,持續擴大體育消費規模。研製發佈《體育標準體系建設綱要》,完善體育標準化信息平臺系統,加快標準編制,重點支持賽事活動、戶外運動、公共服務等標準的制定。提升標準實施應用效果,不斷提高體育標準化工作水平。

立足於增強文化自信和提高國家軟實力,大力繁榮發展體育文化事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新時代女排精神和北京冬奧精神,做好“中華體育精神頌”宣傳推介,組織好“體育力量中國精神”體育文化展全國巡展。加強運動項目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優秀運動隊和明星運動員示範引領作用。做好巴黎奧運會等大型賽事新聞宣傳和媒體服務。加強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堅決抵制“飯圈”文化對體育界和優秀運動隊的侵蝕破壞。

立足於推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推進體育法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做好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的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加強體育法律規範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全民健身條例》《反興奮劑條例》修訂。積極推動《關於審理走私、非法經營、非法使用興奮劑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等修訂工作。繼續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實施後體育領域法規政策文件的立改廢釋,加強對體育仲裁受案範圍的細化研究,出版《體育仲裁規則釋義》,推動體育仲裁充分發揮爭端解決效能。

立足於服務國家外交大局,穩妥做好體育對外交往工作。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爲引領,主動服務元首外交,廣泛參與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和多邊國際合作機制,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充分彰顯體育獨特作用和綜合價值。積極配合中央港澳臺工作大局,堅定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以哈爾濱亞冬會和成都世運會爲重點,統籌做好在華舉辦的國際賽事籌備工作。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爲體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堅持政治引領,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體育事業是黨的事業,各級體育部門首先是政治機關,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加強政治建設。把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爲首要政治任務,時時事事對標對錶。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務求工作取得實效。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紮實開展好黨紀學習教育。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堅決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堅持強基固本,夯實基層基礎。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爲重點,持續推動體育行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發揚“支部建在運動隊上”的優良傳統,把運動隊黨支部建強,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和業務建設中的作用。切實加強各級各類體育協會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政治監督、政治引領作用,確保協會在黨的領導下良性發展。

發揚鬥爭精神,強化正風肅紀反腐。深入推進體育領域反腐敗鬥爭,堅決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緊盯體育領域“四風”問題新情況新動向,推進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開展以案爲鑑警示教育。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肅清體育行業不良風氣,營造風清氣正的體育政治生態。

道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體育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錨定目標、久久爲功,團結奮鬥、砥礪前行,努力譜寫體育強國建設新篇章,以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