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警報嚇死人 NCC認證「穿腦音頻」

7日凌晨的地震,誘發國家警報連響10多次,反成爲討論話題。(翻攝畫面

7日凌晨的一場芮氏規模6.1地震,國家級警報至少13連發,比「秦檜召回岳飛的12道金牌」還猛,許多民衆沒被地震搖醒,反被警報嚇醒。事實上,爲了讓警報發揮預警效果,「聲響音頻會故意令人不舒服」,就算在睡夢中也能接收到刺激;當然,效果因人而異。

國家級警報爲達災防功能,有特殊音頻設計,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制定的標準,必須是「853Hz」及「960Hz」合起來的正弦波,務求讓聽到聲響的人感到不舒服,達到預警效果。

這樣的災防系統,透過大範圍、不特定對象簡訊發送;以今晨地震爲例,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觀測到震波,判斷哪些地區將受到影響,隨即發佈警報。以往曾有民衆抱怨沒收到警報,成了「國家級邊緣人」,就是因爲系統判斷震波不至於影響該區域的民衆。

現行國家級警報,無法用戶自行設定或修改,手機上市前,都得通過NCC檢驗測試,其中一項就是警報功能。但如果目前仍使用3G的民衆,講電話時是收不到警報的。

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853Hz」、「960Hz」這兩個頻率,在人耳可聽到的範圍內不會重疊,代表這兩個頻率很不和諧,混在一起更讓人感到不舒服。

不過以今晨爲例,很多人直到起牀後,才知道國家級地震連環發,「睡得熟的人,完全不受影響,管你什麼音頻,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