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沒人想生、待遇太差 韓小兒科醫師找無人

公共行政智庫首爾研究所(Seoul Institute)統計,截至2022年的前5年期間,首爾的兒童診所以及醫院數量大幅減少12.5%,變成只有456家。同一時間,身心精神科卻暴增76.8%,而麻醉醫學中心也大增41.2%。

此消彼長的原因是2022年時,韓國新生兒出生率已降至0.78,表示每位女性平均預期生育數還不到1,再加上健保系統有問題,導致小兒科資源缺乏,韓國醫師也不願意進入這塊領域。

有至少7位小兒科醫師跟路透社說,自己看不到未來在哪裡。不過,已承認保健系統出現瑕疵的韓國政府,也表示正在採取因應措施,打算好好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官方統計,2023上半年能好好幫小孩看病的小兒科醫院比例,已從10年前2013年的97.4%,大幅滑落至16.3%。對韓國父母來說,比重大幅度減少,也代表就診孩童需要治療的等待時間就拉長。

韓國高麗大學附設的九老醫院(Korea University Guro Hospital)指出,小兒科醫師數量嚴重不足,自己醫療團隊的急診能力將大大扣分。若沒有改善,今年可能就會出狀況。

這家醫院表示,小孩若是生病情況不嚴重的話,可以拖個一兩天不看病沒關係。不過,要是有重病或需要急診的,沒有馬上就醫的話,結果是無法想像的。

3月,一名患有呼吸道感染的韓國5歲男童,就是因爲無法立即找到病牀醫治而死亡,引起社會一片撻伐。韓國兒童醫院協會(KCHA)指出,這位病人在多次轉診後就身亡了,而且還不是重症的情況之下,這真是一種諷刺。

另外,小孩看病醫藥費太低,還有一年比一年看病數量要少的孩童,也讓韓國的醫院不願開設小兒科。韓國醫師舉例,在國外,即使每天只看診20名,當地政府也會支付足以維持醫院開銷的基本費用。

還有,韓國小孩看病醫療費,30年來只有稍微漲價,每次治療約花10美元,故每天必須看大約80名孩童病患纔可打平。澳洲小兒科醫師的初步諮詢費約爲335澳元,大概224美元,而美國兒童醫院的就診觀察費,每小時從208美元起跳。

韓國政府迴應,今年已在醫藥費與保險理賠項目祭出相對措施,希望能修補現行法令破洞。另外根據統計,小兒科醫師是韓國收入最少的醫師,比一般醫師的平均薪資還要低57%。

韓國曆史最爲悠久的兒童醫院Sowha,最近就因爲人手不足而暫停週六下午以及週日的看診醫療,這是77年以來第一次發生。韓國部分兒童醫院也減少夜診,有的甚至還把孩童急診室給關了。

韓國民衆認爲,中央政府每年撥出數十億美元,當作兒童生育補助,想要扭轉出生率大幅下滑的頹勢。不過,兒童醫院愈來愈少,相關醫療資源不足,也會影響大家是否要生兒育女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