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或2024年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27國申請合作

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o約近日宣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我們需要爲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空間站是一種可供多名宇航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載人航天器。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這六個太空機構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國際空間站於1993年完成設計,作爲一個凝聚着多個國家技術合作的結晶,國際太空站總計花費了超過一千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使用至2015年,但隨後其工作期限延長至2020年,然後再延至2024年。目前,項目參與國正在考慮將國際空間站的運作延長至2028-2030年的可能性。

然而近年以來,國際空間站頻繁漏氣,2018年8月,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MS-09”飛船出現漏氣,宇航員在飛船軌道艙的艙壁上發現長度近2毫米的裂縫,當時進行了緊急修補,漏氣原因至今沒有查明。2019年、2020年都曾出現過漏氣事故。

航天器的內部大氣環境有一定漏率,則有利於有害氣體排出。但如果漏率再大的話,有可能加快氣體消耗速度,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應當進行檢查、排除。作爲擁有400多噸、十幾個艙段的大型航天器,國際空間站的問題在於許多小器件因爲時間原因,陸續出現問題,這也是安德烈o約認爲國際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停用的原因。

國際空間站停運之後,美國計劃發售深空之門國際月球軌道空間站,在地球與月球之間進行軌道飛行,以作爲深度探索太陽系並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月面基地。

美俄將從現在到2026年左右研發並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另一方面,從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將建成“深空飛船”,並在月球軌道進行爲期一年的火星模擬飛行。至此,月球軌道空間站作爲一箇中轉和補給站建造完成,並將主要用來測試和完善用於深空探索的航天器——深空飛船。

然而即使“深空之門”完成,也至少需要在2030年之後,而在這段時間之內,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爲全球唯一的空間站,中國空間站包括核心艙天和、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問天、載人飛船(即已經命名的“神舟”號飛船)和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飛船)五個模塊組成。

核心艙的主要任務包括爲航天員提供居住環境,支持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並開展少量的空間應用實驗,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核心艙有五個對接口,可以對接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和兩個實驗艙,另有一個供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出艙口。

空間站核心艙以組合體控制任務爲主,實驗艙II以應用實驗任務爲主,實驗艙I兼有二者功能。與核心艙對接後形成組合體,可開展長期在軌駐留的空間應用和新技術試驗,並對核心艙平臺功能予以備份和增強。

在空間站上,宇航員可以長期從事各種科研活動,包括天文觀測、地球資源勘測、調查環境污染、研究太空環境對生命的影響、進行特殊加工,以及製取地面環境無法獲得的優質新材料、新藥。

按我國的計劃,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在2022年左右,中國要建成屬於自己的空間站。

中國一旦建成空間站,將標誌着我國的航天技術又上一個新臺階,也將增強中國在國際航天市場中的話語權,目前,中國共收到來自亞、非、歐、美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42份項目申請,共72個項目合作團隊258名團隊成員。內容涉及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空間天文等九個領域。

中國經過挑選,同意了瑞士、波蘭、德國、意大利、挪威、法國、西班牙、荷蘭、印度、俄羅斯、比利時、肯尼亞、日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魯等一共16個國家的21個機構的合作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