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中國陷通縮 專家提「這點」:最佳外銷品

全球物價壓力放緩的前景,可能是中國陷入通縮的少數好處之一。

EdenTree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Gama Asset Management SA 表示,基於中國作爲世界工廠的地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物價下跌可能轉化爲全球成本下降。隨着通膨放緩,各央行就不必再進一步升息,且可能轉向放寬貨幣政策以提振放緩的經濟增長。

EdenTree Investment投資組合經理Christopher Hiorns表示,疲軟的中國可能使貨幣緊縮提前到頂。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可能因而減少,這將減輕通膨壓力,並可能讓西方國家的經濟「熱度升高」。

Gama Asset Management全球宏觀投資組合經理Rajeev De Mello表示,從好處來看,中國陷入輕微通縮及增長放緩,將使世界其他地方的通膨降溫更快,但就壞處而言,中國經濟放緩也將導致亞洲和歐洲經濟減速。De Mello並表示,中國輸出通縮對全球債券投資人和新興市場資產有利。

不過,中國陷入通縮對全球最大消費國美國和其他貿易伙伴的影響可能相當有限且短暫。美國向中國購買的商品已經減少,而烏克蘭戰爭仍在推升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

彭博經濟學家表示,就目前看來,中國經濟增長若是緩緩下滑,這對美國經濟或聯準會的政策權衡影響有限。但在經濟下行的預測情境下,也就是當中國的激勵措施不足且經濟增長呈螺旋式下滑,那麼市場轉向避險和全球信貸環境收緊可能促使聯準會比預期提前調降利率。

Dalma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長Gary Dugan表示,中國經濟疲軟和明顯的通縮顯然將抑制全球通膨,但我們不認爲中國當局會對這樣的「萎靡不振」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