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日本通膨續升 11月CPI年增3.7%創40年新高

根據日本官方23日數據,當地不包括鮮食在內的CPI年增3.7%,符合預估值,也稍微高於10月3.6%。其中,加工食品類的價格上漲最多。假如日本政府沒有實施現行的旅遊補助計劃,11月核心物價將會大增至4%。

日本核心CPI已經連續8個月都超過當地央行2%目標值,11月若不計入鮮食與能源,所謂的核心再核心CPI也升至2.8%。日本央行行長黑田20日重申,預估明年中當地物價會降下來,且要多一點民衆都加薪,通膨纔會真正上漲。

日本央行日前將當地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控制上限,從0.25%擴增一倍到0.5%,一度造成日圓大升且日股大跌。雖然黑田強調這不是一種緊縮動作,但外界認爲,實施長達10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將要畫下句點。

高盛認爲,日本央行下一次或許就會宣佈取消實行負利率。可能頂替黑田位子的知名經濟學者伊藤隆敏(Takatoshi Ito)也說,這次調升殖利率上限,應該就是要回歸正常化的第一步。

彭博社預估,日本核心CPI在12月有機會上看4%,然後在明年首季期間,可望降至2.7%左右。指數下滑原因是從下個月開始,日本政府將祭出電費以及天然氣補貼政策,還有比較基數已經墊高所致。

調研單位日本帝國徵信(Teikoku Databank)指出,日本在11月時,包括乳製品在內有882種食物都漲價。同時也預測,明年將有至少4,400種食品還會漲價,可能要漲到明年2月纔會稍微停止。

至於未來通膨預估,日本央行還是堅持2023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時,物價會大幅下降到2%以下。明年元月17日與18日,是日本央行下次政策會議的時日,屆時除了會公佈最新通膨預測,行長也會發表對景氣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