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18月來首見 本季全球企業獲利恐縮水

SEI首席市場策略師James Solloway表示,提振經濟復甦的大規模財政激勵措施,以及防疫限制措施鬆綁,帶動第二季消費需求高漲,而面臨供應中斷和庫存下滑的企業提高價格以抵消升高的投入成本,皆有利於企業獲利表現。

報告指出,全球2,542家市值至少10億美元的企業,第二季合併淨利達到7,34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第三季估將下滑8%,跌至6782億美元。

由於疫情捲土重來和嚴重的洪災打亂企業營運,中國7月工廠生產和零售銷售增長均急劇萎縮。另一方面,美國8月商業活動的擴張力道連續第三個月放緩。

此外,長達數個月的晶片短缺問題迫使汽車製造商停工減產、讓智慧手機制造商不得不將晶片留給熱門機種,而這場晶片荒正逐漸演變成爲一場新危機,因爲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的亞洲國家近來疫情持續急升。

富國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策略師Brian Jacobson表示,供應鏈問題、勞動力問題和投入價格上漲,都可能削弱第三季的獲利增長。

豐田汽車上週宣佈其9月的全球產量將較原先計劃減少40%。蘋果公司上個月示警,已經削弱Mac和iPad銷售能力的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將開始波及iPhone生產,恐將導致9月季度的營收成長放緩。

數據顯示,美國企業獲利在第二季成長12.4%後,第三季估將下滑7.2%。

SEI首席市場策略師James Solloway表示,強勢美元可能打擊美國出口商,而利率進一步走跌則可能壓縮銀行業的獲利。

歐洲和亞洲第三季企業獲利估將分別下跌10.3%和9.6%。

以產業別來看,房地產、金融和非必需消費品產業第三季獲利估將分別下滑22.2%、18.8%和16.2%。

第三季全球企業平均淨利潤,估將從第二季的11.43%下滑10.66%。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Daniel Morris表示,供應鏈瓶頸要不是導致投入品短缺,就是導致價格上漲。在某些情況下,企業能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客戶,但如果不行,其利潤就會受到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