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亞洲國家一優勢 成全球投資新目標

上述情況跟2022年初截然不同,當時,低公債殖利率商品慘遭無情拋售,轉而擁抱像是巴西以及智利等公債,全球隨後也進入貨幣緊縮階段。過去幾周以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遠大於通貨膨脹,不過,斯里蘭卡以及阿根廷正被通膨搞得是焦頭爛額。

過去,高利率環境曾被視爲投資的一個好環境,但若是跟低通膨又能搭配經濟成長相比,相對地就黯然失色不少。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認爲,亞洲地區通膨比歐美要低不少,不急着升息之下經濟衰退的疑慮自然就比較少一點。

根據彭博社統計,有高達237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主權債務,屬於不良債權等級的。因債臺高築宣佈破產的斯里蘭卡,讓市場擔憂全球公債市場還有多少未爆彈。同時,剛換一名新領導人的斯里蘭卡,也正與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商債務中。

彭博社指出,新興市場中只有中亞以及亞太這兩個地區,在7月的國家本幣公債回報率是正的。同時,拉丁美洲與東歐則是表現最差的。而在8個亞洲新興市場發債的政府中,有兩個尚未升息,另外5個升不到90個基本點。只有韓國是異數,因爲當地利率已大增135個基本點。

西方世界內,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已調高自身的利率,包括智利在9%,巴西升至13.25%。另外,鄰近烏克蘭的東歐國家波蘭也來到7.25%。不過,渣打銀行認爲,美國通膨還是在高檔徘徊,聯準會勢必將大力升息,所以這些新興市場早早升息效用有限,反而會大大影響經濟成長。

彭博社調查,3個月前開始升息的印度,2022年GDP可望達到8.7%。另外,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今年的GDP也估有5.2%,不過,利率卻還是維持在3.5%歷史新低還沒上調。

美國投資機構DoubleLine Group認爲,亞洲因爲不像拉丁美洲,還有中歐以及東歐一樣有物價大漲壓力,故不急着升息下,反而景氣表現在全球來說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