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輻中心跨國研究團隊助攻綠氫研發 登國際期刊論文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彥谷,攜手陽明交通大學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等跨國研究團隊,首度發現「銅基氧化物催化劑」在電解水反應過程中,會被誘發出三價銅,研究成果有助於開發低成本且高效能的氫能。圖/國輻中心提供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林彥谷,攜手陽明交通大學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等跨國研究團隊,歷時三年,利用國輻中心的「臺灣光子源」(Taiwan Photon Source)、「臺灣光源」(Taiwan Light Source)與興建在日本SPring-8同步加速器光源的臺灣光束線,首度發現「銅基氧化物催化劑」在電解水反應過程中,會被誘發出三價銅,研究成果有助於開發低成本且高效能的氫能,2月1日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並獲選爲該期刊的焦點報導論文。

2022年3月,國發會發布「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12月底再進一步公佈臺灣2030年減碳目標和12項淨零轉型戰略指引。國科2023年科技預算將投入119億元,發展永續及前瞻能源、低(減)碳、循環、負碳等五大淨零科技。

國輻中心表示,近年來氫能已成爲淨零排放的潛力新興能源之一,由於氫氣具有能長時間儲存、靈活調度等優勢,有益於供電穩定,加上發電過程中沒有碳排放,故被譽爲「未來燃料」,目前世界各國紛紛投入氫能科技的研發與推廣。

現今氫氣的生產方式,大部分來自化石燃料煉製,這種方法被稱爲「灰氫」,其碳排放量仍相當高。唯有以再生能源作爲氫氣來源,才能生產出真正環境友善的「綠氫」。然而,綠氫的製造過程,是在電解槽加入催化劑,並施加極高的電壓以將水電解成氫與氧,相當高耗能,加上現今最廣泛使用商用催化劑「鉑」和「銥」,價格昂貴,使得氫能發展不符合經濟效益。

國輻中心表示,研究團隊首度將氫原子注入銅基氧化物催化劑內,並調解其原子結構和電子結構,成功打通銅基氧化物催化劑的任督二脈,該催化劑於低電壓下能持續且穩定作用100小時以上,催化劑壽命比過去提升10倍以上。

國輻中心說,研究成果證實低電壓在水電解過程的可行性與穩定性,不僅節省電解過程的能耗,且銅基氧化物催化劑比銥商用催化劑便宜超過1萬倍,有助發展高效率且低價格的氫能,讓氫能普及化、商業化,掀起「氫經濟」風潮。

爲進一步解鎖高效能背後所隱藏的秘密,林彥谷利用國輻中心位於臺灣與日本的光束線,加上該團隊近幾年所發展的「直播式臨場分析技術」,揭發出銅基氧化物催化劑的高活性來自於三價銅。值得一提的是,三價銅長久以來在高溫超導領域相當吸睛,但在電化學催化領域,卻是首次被觀測到,這也是獨步全球的革命性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