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黃平多措並舉關愛特殊羣體

□ 本報記者 王家樑 王鶴霖

□ 本報通訊員 陳多樂

“叔叔!謝謝你,每次週末放假都來接我回家。”家住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新州鎮太翁村的小付對工作人員說。

據瞭解,小付因父母離異、父親服刑,從小便獨自生活,太翁村黨支部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便主動照顧他。這是黃平縣深入推進特殊羣體關愛工作的一個縮影。

“如何做好特殊羣體關愛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黃平縣委、縣政府關注的焦點和工作的重點。近年來,黃平縣深入推進特殊羣體關愛工作,全面提升特殊羣體的生活品質和社會融入能力,確保他們享有平等的權益和機會。”黃平縣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錫輝介紹說。

2023年,黃平縣以創新爲導向、以提質爲追求、以高效爲目標,有效提高了全縣特殊羣體服務管理工作水平,維護特殊羣體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關愛落到實處

“小付目前在舊州鎮第二小學讀書,寄宿在學校,週末才返回家中,我們每週負責他的上下學接送,同時發揮‘媽媽團’作用,組織村兩委女幹部教他洗衣、做飯、整理家務等,讓他切實感受到家的溫暖。”太翁村黨支部書記譚季平介紹說。

留守未成年人長期與父母分離,缺乏充分的親情關愛、近親屬有效的監護和正確的引導,容易發生盜竊、打架鬥毆、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爲。

黃平縣通過創新“133”工作法,即建立一套指揮體系,針對縣域排查人羣情況分析,劃分“特殊婦女羣體”“特殊老人羣體”“未成年人羣體”,並針對三個羣體建立起三個關愛制度,在特殊羣體管理服務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能監管,實現縣、鄉(鎮)、村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關心的四級聯動格局,打通了關愛特殊羣體保護“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婚戀家庭矛盾糾紛已成爲引發命案的主要風險源,黃平縣聚焦婚戀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鄉(鎮)爲單位,集中轄區內巾幗力量,創新建立“五個媽媽團”隊伍,按照學識層面、年齡結構、區域不同、職能分工等因素,劃分爲“姨媽調解團”“姑媽宣教團”“舅媽幫教團”“親媽愛心團”“事媽互助團”。

“五個媽媽團”隊伍的創新建立,進一步加強對困難婦女兒童羣體的關愛和服務,強化婚戀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命案防控,激活“婦”字號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促進社會平安建設。2023年以來,黃平縣未因婚戀家庭矛盾糾紛引發惡性案件。

探索服務新路

“我女兒和朋友鬧矛盾,心裡想不開,即將跳河輕生時,你們及時救了她,還把她送到凱里進行心理治療。真的太謝謝你們了!”近日,蔡某某來到黃平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黃平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主任趙紅介紹說:“蔡某某的女兒王某患有輕微精神障礙,父母離異,跟隨母親生活,現母親改嫁。像這樣的特殊家庭得到及時幫助,主要得益於我們縣建立了動態評估機制,對轄區精神障礙患者動態排查和定期排查,及時上報線索,適時診斷複覈。對有異常情況的精神障礙患者,及時申報評級,落實管控,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評估、早收治。”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可能採取過激行爲,破壞公共財產、傷害他人、放火、致殘等,對社會造成安全隱患。精神障礙患者是一個更需要關愛和關注的羣體,他們更需要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接納。

黃平縣探索建立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日常監護、常態化排查評估機制,組建服務管理、日常監護、常態化排查評估工作團隊,同時建立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考覈獎懲機制,形成“四個機制、三個團隊”工作法,狠抓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工作。

據悉,自2023年全面推廣實施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四個機制、三個團隊”工作法以來,黃平縣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未發生精神障礙患者傷人、致人死亡以及脫管漏管的情況。

多元化解糾紛

抓好涉及特殊羣體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是防範社會矛盾風險、夯實平安建設基礎的關鍵之舉。

黃平縣新州鎮新莊村76歲留守老人潘某,子女長期在外務工,與同村潘某東因土地邊界問題引發矛盾,積怨多年,在日常生活中針鋒相對,互不退讓,時有摩擦,村兩委多次調解未果,後經組織司法所、綜治中心等部門以案釋法勸導雙方,兩人終於願意各退一步,同意對現場劃分界線自願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像這樣的糾紛如不及時處理,矛盾將進一步激化,容易發生危害特殊羣體民轉刑案件”。黃平縣新州鎮綜治中心主任楊勇說。

基於此,黃平縣通過不斷完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制定矛盾糾紛早預防,實行基層網格管理;早排查,掌握矛盾糾紛隱患;早宣傳,增強羣衆守法意識;早調解,促進矛盾糾紛化解;早彙報,確保問題跟蹤穩控;早化解,堅守法律政策底線;回頭看,鞏固糾紛化解成果的“六早一回頭”工作模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2023年黃平縣共排查發現涉特殊羣體各類矛盾糾紛線索信息742條,化解653條,化解率88%,較2022年發現線索信息同比增長214%,化解率提高了15個百分點。

“抓好特殊羣體關愛工作,是一項持續性、系統性工作,黃平縣通過創建‘133+四個機制、三個團隊+六早一回頭’工作模式,從根本上提升了基層開展特殊羣體關愛工作的能力,工作成效逐步凸顯,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中走出一條有效的服務管理之路。”黃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毅說。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