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建設藍綠掀戰火 中市府:負擔約31%

臺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納入前瞻計劃的三項計劃,由中央挹注851.77億元,沿線場站有開發效益挹注,不會納入市府公務預算及舉債。(盧金足攝)

國民黨籍市議員顏莉敏(右二起)與楊正中等人,質疑前瞻計劃將造成地方財政沈重負擔。(盧金足攝)

民進黨籍市議員謝志忠等人呼籲不分藍綠,團結大臺中、支持前瞻基礎建設。(盧金足攝)

臺中市府獲行政院將大臺中山手線、捷運藍線與捷運綠線延伸彰化3案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軌道建設」,今天(28日)在議會點燃藍綠戰火,掀起長達近7小時車輪戰,民進黨呼籲不分藍綠,支持前瞻基礎建設;國民黨強調,沒有反對軌道建設,但要求中央多出一點錢,不能債留子孫。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三項計劃由中央挹注851.77億元,臺中市自籌工程費約384億元,負擔比率約31%,自償性經費約453億元,由沿線場站開發效益挹注,不會納入市府公務預算及舉債。

市議會今天召開第2屆第5次定期會,市議員顏莉敏、楊正中關心大臺中三手線、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臺中捷運藍線等軌道建設,獲納中央前瞻基礎建設的地方自籌款,顏莉敏以民進黨執政四都地方負擔比較表,質疑三項軌道建設地方負擔比例是否達五成以上?中央補助少,地方自籌多,臺中財政將無法支援建設。

市議員楊正中與李中等人也爲經費來源與王義川激辯,數度針鋒相對,強調臺中市軌道建設應審慎規劃,考量財政負擔與確切進行可行性評估,並將評估報告送議會說明,務實爭取中央補助,而非畫大餅無法執行,這纔是真正延宕臺中市的建設發展。

王義川表示,目前納入前瞻之山手線、捷運藍線及綠延彰化三項計劃,由中央挹注851.77億元,臺中市自籌措經費包括用地費約194億元、自行負擔工程費約384億元,合計約578億元,此外,自償性經費約453億元,沿線場站開發效益挹注,不會納入市府公務預算及舉債。

王義川指出,中央在計算補助比例時,均不會納入用地費,全國一致,因此中央地方負擔比率分別爲69%、31%,加上自償率是場站開發的挹注 不能納入公務預算,議員計算方式有誤,三項軌道建設地方負擔比例爲31%,並非如議員所指達5成。

他強調,市府已爭取行政院同意納入前瞻計劃的軌道建設,大臺中山手線總經費932億元,扣除用地費151.3億元,中央負擔391.9億元,市府自行負擔251.7億元,自償性經費137.1億元。

捷運藍線總經費841.64億元,扣除用地費,38.98億元,中央負擔390.54億元,市府自行負擔110.16億元,自償性經費301.96億元;捷運綠?延伸彰化總經費138.95億元,扣除用地費6.33億元,中央負擔69.33億元,市府自行負擔22.20億元,彰化縣自行負擔7.06億元,自償性經費34.03億元。

交通局表示,軌道運輸是長遠的建設,從計劃推行到興建完工啓用,需要長年的推動,而相關經費當然也是逐年編列。爲了大臺中的發展,市府努力爭取中央同意這三項重大軌道建設計劃,未來推動時也會妥善逐年編列預算,不影響其他交通市政的推行。

多名民進黨市議員包括陳世凱、謝志忠、何敏誠、邱素貞、陳淑華、蔡雅玲、張芬鬱、翁美春、李天生、賴佳微、張雅旻、張玉嬿、鄭功進、江肇國、蕭隆澤等人也召開記者會,呼籲「團結大臺中、支持前瞻基礎建設」。

陳淑華表示,美國、瑞典等國家基礎建設就是從百年前開始,現在中央看到臺中的軌道建設等需求,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江肇國在議會發言時表示,市議會應共同提案,支持市府爭取中央前瞻經費進行相關建設,該建議也獲陳世凱、謝志忠等人附議,爲了臺中的百年建設,不分朝野藍綠都應支持。

何敏誠說,這是百年一遇的重大建設良機,爭取到前瞻經費,「即使借錢都要來做!」不能放棄機會。

邱素貞強調,建設不分藍綠,經過多年延宕,臺中市好不容易爭取納入前瞻計劃經費,擴大全面性基礎建設,大臺中山手線、捷運藍線、綠線延伸彰化均納入,臺中軌道項目「全壘打」,展望未來,相信可以提振臺中,甚至中部競爭力,希望朝野合作,促進地方繁榮發展。

邱素貞指出,前瞻計劃是臺中市脫胎換骨的絕佳機會,過去爭取相關經費不可得,如今中央政府覈定臺中市的經費龐大,當然多多益善,歡迎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出現雜音。至於建設項目規劃具體內容,應廣納各界意見,擬定推動優先順序,按部就班執行。

對此,市府表示,感謝議員對於市府爭取建設的支持,將持續向中央爭取其他前瞻項目,加速大臺中成長量能,發揮中臺灣核心應有的競爭力。

國民黨議員則反駁,強調沒有反對軌道建設,但要求中央多出一點錢,不能造成地方的財政負擔,不要債留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