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建設成功關鍵 專家:要先養客源

臺鐵(本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前瞻計劃花了逾半經費在軌道建設上,但若前期規畫不足,恐難發揮工程效益。專家表示,要蓋一條軌道之前,其實應該先養「客源」,也就是整合包括公車、社區巴士、公共自行車等大衆運輸資源到未來的軌道站區,等軌道一蓋好,纔能有足夠運量。

此次縣市長選舉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多次宣傳基隆捷運、或大談桃園鐵路地下化及機場捷運等重大建設,但這兩個縣市最後綠營都未勝出。姑且不論繼任藍營縣市長是否會改變計劃,但難道軌道建設的必要性都不需要評估嗎?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軌道建設當然有其評估標準。首先,現在有個迷思認爲要改善軌道就是做立體化(高架化或地下化),但他認爲並非一碰到平交道就要立體化,而是先要看看環境是否許可、是否有其他改善作爲。

其次就是軌道建設一定要經過「培養運量」的過程,才能從可行性研究再走到綜合規劃。

賀陳旦表示,是否覈准一條軌道建設,是有條件的。例如做可行性研究時要先規劃整體路網,是要做4條軌道,還是隻做1條並分期建設?換句話說,吃牛肉麪、吃陽春麪都可以飽,但提計劃時就要想好是要牛肉麪或陽春麪,審查委員才知道要怎麼看待之後建設的規模、負債能力等。

到了要覈准可行性研究時,要看從前面規劃到可行性研究這段期間,也許一、兩年,是否有刻意「培養運量」,比方說是否把公車路線集中調度、班次增加到軌道建設周邊,以讓民衆從私人交通工具改爲搭公共運輸?車站附近是否儘量禁止停車,讓公車好停靠?等等。待要爭取工程款時,又要看這段時間「培養運量」的進展如何?若未達到約定的水準或之前的承諾,工程計劃就必須延後,評估的合理性就呈現在這裡。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面對政治力量就是軟弱無力。賀陳旦坦言,往往就是委員會上,若是縣市首長親自到場,或是有官派委員,這些議題就會民粹化,不會按照合理性去把關,一逕往上送,而愈往上送就愈是政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