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貿易戰風險 陸企涌向墨西哥

爲規避貿易戰風險,陸企紛紛涌進墨西哥。圖爲在墨西哥首都上演的舞獅表演。(新華社)

墨西哥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在2023年1至9月達到329億美元,接近2013年史上最高的水平。其中,陸企的進駐和設備增設佔比較大,被認爲很多是出於美中對立激化下,爲迴避在美國生產的風險而做出的選擇。

美國前總統川普和中國進行了貿易戰,到拜登總統時,仍保留了加徵的關稅,最近美國財政部次長夏包(Jay Shambaugh)將率團前往北京爲美國財長葉倫再次訪問北京鋪路,同時討論政府補貼的非市場不公正競爭行爲,及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向全球傾銷商品的問題。

據《日經亞洲》援引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針對墨西哥工業園區協會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進駐墨西哥的企業中,美國佔比爲35%,中國則僅佔6%左右;到2025年,陸企或將佔近20%。

《日經亞洲》分析,美國前總統川普實施了代替修訂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該協定嚴格規定區域內貿易的零關稅條件,旨在推動讓製造業迴歸美國。不過從結果而言,即使考慮到關稅部分,但墨西哥的人工成本低,仍致使大量製造業流向墨西哥。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22年度調查顯示,從墨西哥普通工人的月薪來看,最高的克雷塔羅州也只有480美元,僅爲美國底特律地區工資的8分之1。墨西哥中階管理人員薪資,也只有美國的一半。至於美國,薪資出現進一步上漲趨勢,美墨成本差距有可能因此拉大。

再加上,美國11月將辦總統選舉,拜登與前總統川普再次對決的可能性愈來愈大,就算大選結束,美國也不會改變對中國強硬姿態,讓許多陸企傾向進駐墨西哥。

像是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就已表明要在墨西哥北部新萊昂州建造超級工廠(Gigafactory)。特斯拉設廠預計將吸引來自中國的供應商,根據新萊昂州和中國當局的公告,光看已宣佈作爲特斯拉供應商進駐的2家陸企,投資額就達10億美元。

每當有新廠建設時,特斯拉就會推進削減電動車生產成本,在墨西哥也不例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表示,墨西哥可能成爲第2個生產基地,還將生產定位爲「新一代汽車」的低價電動車。雖未公佈整體投資額,但有觀點認爲,投資規模將達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