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業承壓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6月7日,一位國內光伏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位於東南亞的工廠已經部分停產。據記者瞭解,有多家在上述地區設有工廠的國內光伏企業也在進行生產計劃的調整,其中就包括了天合光能。

天合光能迴應稱,公司在泰國和越南的產能即將進入停產檢修狀態,並且類似的檢修在每年年中都會進行。

天合光能方面還稱,公司在泰國和越南的產能主要面向美國,由於美國市場需求受到一些政策環境影響,短期會有波動。公司將依據行業和市場情況,對生產計劃進行動態、最優調整。

據瞭解,上述調整的背景是,近期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光伏產品發起的新一輪反傾銷和反補貼(下稱“雙反”)調查。此前,在歐美等國家的貿易壁壘之下,東南亞一度成爲中國光伏企業的“避風港”。

“這些企業本身在東南亞建廠的目的是歐洲市場與美國市場。”一位國內頭部光伏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的政策使得這些企業“迂迴”出口的策略難以奏效。

不過,也有光伏企業向記者表示,目前並無調整公司在東南亞相關生產的計劃。國內多家光伏企業表示,仍在密切關注事態變化。

相比於海外,現下國內光伏行業“內卷”加劇,從硅料到組件的光伏全產業鏈承壓。

上述國內頭部光伏企業人士表示,這或許是部分國內光伏企業仍“不捨”進行抉擇的原因。

東南亞市場變局

今年5月,美國針對中國光伏新能源企業再次揮刀,宣佈進一步提升進口自中國的光伏電池關稅;同時,美國還宣佈對進口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硅光伏電池發起雙反調查。

有光伏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基於上述變化,中國光伏企業借道東南亞出口美國的難度或將加大。

正是在此變化之下,部分龍頭企業正調整自身的生產計劃與產能佈局。

天合光能稱,已佈局了美國的組件產能和印尼的電池組件產能,均處於在建狀態,其中,印尼工廠預計2024年三季度投產,且該項目的合資方是印尼國家電力公司。“長期來看,天合以更廣、更深的全球化佈局和本土化運營,來提高海外市場競爭力、應對國際貿易風險。”

隆基綠能則表示,公司持續推動全球基地工廠的數字化升級和技術改造,因此出現不同區域基地的生產計劃調整。

隆基綠能同時表示,“在此期間,隆基採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輪休等多種措施,將生產計劃調整對員工的影響降至最低,並依法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後續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和升級改造進展適時調整排產。”

據知情人士透露,隆基綠能目前調整的主要是一些本應淘汰的舊產能。

不過,記者瞭解到,包括晶科能源在內的一些企業正在觀望事態的變化。一位晶科能源方面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東南亞工廠的生產計劃暫時沒有變化,工廠正常生產。

一位國內組件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正處於“雙反”的調查階段,後續還需要等待最終的裁決結果。在裁決結果出來後,後續對於企業的裁定稅率也將是滾動式的,“今年可能是這個稅率,明年就不一定是這個了,需要重新進行行政的複審。”

該人士表示,“目前,企業肯定只是配合調查,到時候視情況來應對”。

承壓

一位同樣在東南亞佈局產能的光伏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客觀上說,現在包括光伏企業在東南亞市場的部分生產計劃調整,其實背後所反映的是整個產業鏈週期問題,產能過剩的問題”。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佈2024年1月—3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光伏行業裝機量存在下降趨勢。儘管1月—3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45.74GW,同比增長35.9%。但從單季度看,3月新增光伏裝機9.02GW,同比下降32.13%;今年3月,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金額228.59億元,同比下滑36.60%,跌幅較2月有所擴大。

一位曾重倉光伏公司的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光伏是典型的週期成長性行業,在差不多每五年一次的週期裡,供需都會有明顯變化。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官網6月6日所示的數據,“本週多晶硅價格小幅下跌”。其中N型棒狀硅成交價格區間爲4萬元/噸—4.3萬元/噸,成交均價爲4.08萬元/噸,環比下跌2.39%。p型緻密料成交價格區間爲3.4萬元/噸—3.9萬元/噸,成交均價爲3.73萬元/噸,環比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光伏硅料行業以出乎預料的價格走勢,引起無數熱議。多晶硅及硅片曾創造了連續20多週上漲的紀錄,多晶硅價格突破30萬元/噸大關。

在行業內較爲權威的資訊服務商安泰科認爲硅料市場近期成交活躍度不足,下游硅片仍有30GW左右的較大庫存存量,去庫節奏無法向上遊傳導。“截至本週,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共計19家,目前已經實施檢修或停車的企業數量有15家。”據統計,2024年5月多晶硅產量爲18.27萬噸,環比下降3.77%。預計6月硅料排產約14萬噸—15萬噸,環比下降約20%。

對於多晶硅價格的變化以及前述提及的產能檢修情況,合盛硅業向記者表示,近期多晶硅價格持續下跌,已跌破部分廠家成本線。這導致部分企業被迫檢修或停產。

合盛硅業告訴記者,目前看,下游硅片企業利潤短期無法得到修復,採購需求較低,成交量較小,大部分廠家仍以執行前期訂單爲主。“6月份,從供應端看,企業停產檢修以及降負荷生產計劃繼續增加。雖然本月有部分新產能釋放,但整體來看,檢修及降負荷造成的供應減量大於新產能的產出增量。”

合盛硅業表示,“從需求端來看,短期看硅片缺乏利好支撐。當前價格已降至成本線之下,對多晶硅需求減弱。而從庫存端看,仍在累庫過程中,但速度有放緩預期。”

除硅料環節出現企業停產檢修和調整生產計劃外,記者注意到,光伏產業鏈內的電池環節也有包括ST聆達子公司、陽光中科等企業發佈停產公告。

與此同時,目前光伏產業鏈中游的組件價格也在下降。

6月4日,華潤電力2024年第2批光伏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集中採購中標候選人公示。根據招標公告,該項目採購N型雙面雙玻單晶硅光伏組件,分爲三個標段,規模分別550MW、750MW、550MW,合計採購光伏組件1.85GW。從中標情況來看,本次最低報價爲0.77元/W,最高報價爲0.81元/W。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年中,光伏組件集採中標價格還在1元/W以上。

一位國內組件製造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組件價格在11美分/W是合理價格,除非下半年原材料硅料和硅片漲價”。該人士表示,目前很多光伏組件大廠的做法就是壓價出貨。大廠能控得住成本,保持盈利,但小廠則將直麪價格挑戰。

兆新股份董事、總經理劉公直告訴記者,光伏電站處於光伏產業鏈下游,上游組件價格走低能夠降低前期項目投資成本,有利於項目的建設推進。在後期維護保養過程中也能降低設備更換成本,降低後期運營成本。

反轉信號?

劉公直表示,“從整體來看,我們希望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能賺取合理利潤,這樣才能使得光伏產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劉公直表示,在組件方面,廠商生產的組件轉換效率大同小異,偏差不會很大。因此,兆新股份在挑選組件的時候,看重性價比,也就是品牌優先、質量過硬、價格合適。“公司會盡量與頭部組件廠商合作,保證產品的技術力一流、保證設備持續穩定工作以及售後響應及時等。”

“底部究竟何時到來?”在記者與多位光伏企業人士的溝通過程中,上述問題是他們心中的疑問。

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呂芳在近期的一次活動上公開表示,“電池、組件目前產能利用率第一季度不足60%,而低價傳導帶來了全鏈虧損這樣深度‘內卷’的客觀形勢”。

“今年4月,我們光伏專委會聯合了幾家龍頭企業向相關部門進行呼籲。近期,我們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迴應。”據呂芳透露,“我們在建議中呼籲兩點。第一是各級地方主管部門對新上光伏項目或者在建產能的項目要加大審查力度。企業產能技術應該符合先進技術指標體系要求,並且兼顧在未來光伏領域的產品研發投入情況,(這些)作爲辦理項目申報備案的前置性條件。”

此外,呂芳也建議調整大型光伏項目中一些遴選的中標機制,加大技術創新性、產品質量性、穩定性、產品綠色屬性以及全生命週期碳足跡等指標的權重,破除以低價取勝的做法帶來的慣性內卷,提升產品技術價值,鼓勵市場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給光伏新技術的培育提供必要的持續研發、保障和市場空間機會。

一位組件企業人士認爲目前行業政策值得期待。5月17日下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指出,光伏行業是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行業,更宜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解決目前的行業困境,但也應充分發揮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包括鼓勵行業兼併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加強對於低於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保障國內光伏市場穩定增長,探索通過示範項目支持先進技術應用,轉變低價中標局面等。

一些跡象表明光伏行業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興業證券電新行業分析師王帥指出,2024年4月,國內單月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爲14.37GW,環比增長59.3%,同比下降1.9%,4月裝機環比顯著改善。

此外,2024年1月—4月國內累計新增裝機規模60.11GW,同比增長24.4%。需求預期方面,2024年1月—4月累計EPC招標量53.8GW,同比增長205%。王帥在研報中指出,從招標數據上看,光伏組件招標通常滯後於電站EPC招標,意味着未來一個季度地面電站組件招標需求旺盛。

“公司長期看好光伏全產業鏈的未來發展。”合盛硅業告訴記者,一方面,光伏裝機容量還在增長,根據行業數據,預計2024年全球裝機量將達到570GW左右。未來兩年內,全球光伏裝機量有望保持30%以上的平均增長率。預計到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有望達超600GW。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看到部分企業仍在進行擴產,例如通威、大全等公司,這些舉動有助於在未來行業需求激增時,讓這些企業提前搶佔市場份額。

合盛硅業表示,隨着這一波的洗牌,具有成本優勢、科技創新及高效管理的企業能穿越週期,得到更好的發展。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黃一帆經濟觀察報記者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關注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和資本市場中所發生的好玩的事,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對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關注領域:上市公司、券商、新三板。擅長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