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銀行爲何運用區塊鏈建立融資平臺?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加上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導致企業營運風險大增。臺灣原本持續外移的製造業,在平衡成本、營運彈性及區域政治風險等因素後,出現大幅臺商資金迴流。對於臺灣金融業者,如何協助這些迴流企業提升營運彈性與效率,不僅是挑戰,也是龐大商機

爲了服務這股臺商的資金潮,金融業者的原有融資監管框架仍有諸多限制。例如對中小企業進出口業務的放款,爲了風險控管,客戶訂單憑證處理,受到原有驗證流程限制。若要提升企業融資放款效率,銀行最大的考量仍是授信風險。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因爲臨時接到大額訂單,銀行需進行耗時單據查覈。此外,若企業以同樣訂單到不同銀行融資,銀行間缺乏交互稽覈的管道,而區塊技術則有機會能解決目前瓶頸

大約從2017~18年起,國內數家金控業者,例如國泰金與富邦金,就開始佈局區塊鏈技術。歸結區塊鏈在金融業的應用場景,「信任」應是主要關鍵。透過區塊鏈設計系統,不僅難以竄改紀錄,也能保障隱私。銀行若希望協助中小企業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如何善用區塊鏈技術,就成爲當前關鍵。

按照參與、維護系統者的多寡,區塊鏈大致可分爲公鏈、聯盟鏈與私鏈參與者衆多的公鏈,公信力最高,但是系統速度較慢;私鏈則類似傳統中心的概念,公信力程度偏低。聯盟鏈剛好處在平衡位置,能夠有效維繫銀行與衆多企業的融資網絡,縮短銀行查覈時間與成本。

聯盟鏈中若有大型核心企業參與,可快速驗證訂單的真實性,降低查覈成本。核心企業所延伸出的供應鏈,其中廠商可能既有競爭也有合作關係。透過事先協定的隱私層級,參與者便可藉由使用本身私鑰,配合供應鏈的商業運作邏輯,自動執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兼顧時效保密性

區塊鏈平臺除了前述優點,對於金融業者,還有機會拓展額外商機。聯盟鏈的設計,可讓不同供應鏈產生跨鏈連結,形成多中心繫統。在傳統各銀行爲主的單中心運作模式中,通常難以建立合作的互信基礎,參與者擔心商業機密資訊外泄。區塊鏈的技術,恰好能夠填補此缺口,讓原有的單中心產生「信任」,進而轉爲多中心,發展協作系統。

多中心的協作系統,可讓參與者保有隱私,建立可信任的交易系統。由於國際貿易大多透過美元結算,臺灣金融業者不易直接吸引國際龍頭核心大廠。但是,臺灣金融業者可深度支援臺灣企業的核心廠商,例如廣達華碩電腦等國際大廠,以及隨之延伸出的供應商,主導融資協作平臺。

面對這波臺商迴流的商機,金融業者若能及早提供區塊鏈協作融資平臺,將有機會吸引更多中小型供應商,提高融資放款效率。例如國泰金在2020年九月宣佈要聯合同業共組「環球貿易共享區塊鏈」聯盟,就屬於此類策略佈局。然而,金融業者若想自主開發技術,將缺乏經濟效益,也難以跟上國際腳步。國內有專精此領域的新創業者BSOS(臺灣灣谷科技),不但是全球兩大重要聯盟鏈的技術發展夥伴,也具有客製化研發能力,可助金融業者一臂之力。

除了前述供應鏈的融資平臺,大型金控業者還可以依據其擅長業務,透過區塊鏈串接原本無法連結的系統。例如醫療資訊與壽險業者,可透過區塊鏈建立協作系統,號召同業加入,提升理賠效率與降低營運成本。傳統銀行若無法主導融資協作平臺,至少需能融入其他業者所建立的聯盟鏈,提供現有客戶具競爭力的融資服務。若持續觀望,客戶資金可能會逐步流向更有效率的融資網絡。

這波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也帶來巨大的損失與挑戰。但是,風險通常也伴隨着機會。臺灣對疫情相對控制得宜,2020年在全球經濟體中表現亮眼。隨着疫苗問世,未來疫情可能終將過去。當全球經濟重回運作軌道時,若臺灣金融業者能夠完整佈局區塊鏈融資平臺,不僅能替本身創造收益,還可進一步提升臺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