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識詐千山萬怪藏蹤跡

政府打擊詐欺行動綱領中規劃數個推動重點:識詐、堵詐、阻詐、懲詐。日前立院三讀通過打詐五法,修改「刑法」、「人口販運防制法」、「洗錢防制法」、「個人資料保護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之部分條文,較着重堵詐、阻詐、懲詐。至於識詐方面,對於受害方,亦應有積極適切引導,具體協助民衆多多認知,處處留意。

詐騙能夠經常得逞,常是利用受害方若干不足的因素交織而成,包括心理因素的障礙,經濟金融環境認知不足,以及科技推陳出新令人錯認等等。種種因素加成,令人心智昏亂,誤作研判。如何阻絕詐騙貼近,革除心理障礙,加強金融素養,抓住科技發展潮流,有賴平日正確觀念的建立,並隨着環境更新資訊。

詐騙者深諳人性弱點,善用心理戰術。心理學家指出,部分民衆有時是貪念,有時是心懼,有時是疏忽,有時是不知社會變遷,有時是社交影響,有時是盲目相信權威,有時是欠缺金融素養,以爲幸運之神特別寵幸。這些心理障礙的牽引下,易成爲詐騙者手中的肥羊,不知不覺之中,掏出荷包,金錢出了門,就不回頭了,多年儲蓄泡湯,不但獲利無望,甚至生活老本付諸一炬,連遮風擋雨的住家牆瓦都要抵押出讓。情何以堪!

金融主管機關在網路上設置「防詐騙專區」,列出多項詐騙態樣:虛擬貨幣獲利高、跟着財經名人走、加入投資族羣、強薦高報酬保單、便宜的國外保單等等。這些名目看來都如此誘人,令人垂涎欲滴,唯恐錯失良機,遂而迫不及待地搬出多年封箱存款,事後懊悔不及。目前普惠金融推動多年已漸有成效,民衆運用金融機構與金融工具密度增加,至於如何讓民衆在親近金融世界時也清楚金融市場的侷限,則未來推廣重點有待斟酌。換言之,在評估政府普惠金融成效時,除了從統計上繪出相關家數、次數、金額數的成長趨勢外,若能有效帶入防詐觀念,觀察民衆正確觀念是否生根牢系,則更爲可喜。

先進科技的導入,使得詐騙更易得逞。當前人工智慧(AI)熱騰騰上陣,發揮了無窮威力,甚至透過視訊可以魚目混珠冒充真人,讓受害者誤認說話者真僞,不疑有他,依其指示匯出款項,掉入圈套。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科技新法,被惡毒奸巧者予以運用,技術創新。此有賴資訊單位提早破解,相關單位不斷宣導。

詐騙案例的發生,即使不是爲了理財謀利,也可能爲了親情、醫療、時髦等等因素。例如:假稱親人落難,冒充久違朋友,情緒勒索,此情事已多年流竄。又如:利用長者疾病纏身四處尋藥的焦急,謊稱獨門藥方。再又利用婦女愛美的潮流,秘醫手術及美容化妝聖品的廣告,四處傳送。前曾受騙至柬埔寨被割器官之慘事,乃是以高薪爲餌,吸引年輕人前往逐夢,更是令人髮指,深惡痛絕。暗黑行徑多樣,如同明代解縉一詩詞「千山萬怪藏蹤跡」。

識詐,期許民衆能夠研判真僞,懂得自保,這是避免踏入詐騙漩渦的第一步。政府協助民衆識詐,加強教育宣導,須無孔不入地宣導,並不止於被動諮詢,更要透過多方管道,讓民衆隨時隨地得以獲取新知,甚至必須置入性行銷。對於各種行騙手法的介紹,除了在網路上以靜態方式陳列詐騙方式,可更爲積極主動,結合多方資源,走入人羣各角落,拓展宣導範圍。

唐朝詩人方幹,爲人質野,喜凌侮。其詩作《贈江上老人》前兩句「潭底錦鱗多識釣,未投香餌即先知」,提到魚兒對於釣餌已知其用意,不會輕易上鉤;後兩句「欲教魚目無分別,須學揉藍染釣絲」,點到釣者須進一步浸揉藍草作成染料,掩飾釣絲外形以混淆魚兒視野。方乾性多譏戲,描述老翁釣魚心思,用在詐騙者誘人上鉤,倒真幾分相似。慎哉!識詐,切勿輕易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