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人物是他! 首波「跨校AI課程」串連25所大學
▲臺灣第一次串聯25所大專院所跨校進行AI課程,採取同步、非同步上課方式,打破教育界限與不平等。(圖/陳宜欣教授提供)
圖文/CTWANT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掀起全球科技新革命之際,臺灣半導體產業居關鍵位置,大學教育也不掉隊,首波「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113學年學期登場,共有臺大、清大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進行人工智慧學程。CTWANT記者採訪到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她說「時間真的很驚險!」
這場A大規模跨校修課、承認學分的AI學程,可說是我國教育史創舉,且只用了短短2周時間搞定。一手促成此事的是520後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葉丙成,他進入政府單位服務後,聽到各部會都在說「臺灣很缺AI人才」,原是臺大電機系教授他明白,每所大學的AI 教授只有幾位,無法開出更多的學程給想學AI的學生,困境如何突破?「唯有進行跨校課程!」
葉丙成找上臺大資工系教授林軒田,林軒田立馬推薦清大資工系教授陳宜欣。陳宜欣從事人工智慧研究逾20年,一直參與教育部各項AI計劃,也是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並在人工智慧學院授課,熟悉學界及業界。
「7/15被邀請到教育部開會時,我以爲只是被找來諮詢問題,很興奮有機會參觀教育部,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陳宜欣笑說,當天會議時間比想像得更久,「結束時,葉次長跟我說:『宜欣,那就交給妳了!』」她第一反應是「蛤?什麼?時間太趕,怎麼可能在開學前完成跨校規劃?」
陳宜欣說,「許多大學原本就有互修學分的合作,例如清大、陽明交大、中央、政大四校共組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大家都知道『聯』很重要,但溝通過程很花時間。」她知道葉丙成說得沒錯,2016年AlphaGo出來到生成式人工智慧,AI進展實在太快了,「若以傳統學術方式進行,勢必趕不上第一波浪潮,所以就算時間倉促,也要奮力一搏!」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前排中)有感培養AI人才的急迫性,因此一手推動快速又彈性的TAICA聯盟。(圖/TAICA記者會 /教育部提供)
不過,「葉次長只給我2~3周時間,就要交出整個跨校學程的規劃,當時我自己還有1周的內訓課,換句話說只有短短2周!」儘管陳宜欣經驗豐富,仍「壓力山大」,恰巧7月下旬颱風來襲,給了她3天時間完成整體規劃、構想方法、寫計劃書、找老師開課、請設計師美編、與教育部溝通等。
這套新出爐的TAICA計劃,集結清大、臺大、成大等校教AI老師,利用臺大NTU COOL線上教學平臺,讓聯盟中25所大學的學生都有機會修到4個不同層級的AI學程,「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進階理工學生修的「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以及更深入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與「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學分學程」,總計20堂課,每一堂課供1200名學生選課,遠超過一般教室實體課的100多名,且未來測試平臺系統上線後,未來還能持續增加名額!
「TAICA計劃可以改變教育不平等的困境,第一波因爲時間緊急,因此只讓25校加入,未來會納入更多學校,透過線上平臺,聯盟所有學生都能共享頂大師資。」陳宜欣說,「例如臺大張智星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他曾是玉山銀行的資訊長,這樣的經歷是其他學校如清大也無法複製的,如今透過TAICA,更多學生都能學習。」
「想到所有學生都能去上這門課,我認爲實在是一大福音,就像朱威達教授的《人工智慧導論》,過去在成大反應很好,許多成大學生都修不到課,但現在那麼多很棒的課、那麼多學生都能學習,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陳宜欣說,「臺大名師不再只有臺大學生享用!」
延伸閱讀▸ 首波跨校AI課2/清大名師坦言「上課很挫」 想告訴學生:我會怕,但一樣敢做!▸ 國際通緝犯在臺1/詐10億跑路來臺 他攜家帶眷爽開5間公司▸ 星談心/晨熙赴泰國紅燈區駐唱 媽媽竟遭外人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