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股》潘思亮:晶華今年營運有望創高 明年動能續旺

晶華今日召開股東常會,對於小股東提問預期目前復甦榮景可持續多久,潘思亮表示,根據全球其他國家經驗,邊境開放後的第一年當然大幅成長、第二年仍維持不錯。臺灣實際上是今年才真正開放國境,因此未來可看見今年、甚至明年都會不錯。

潘思亮表示,目前外籍商務客已遠超過疫前、觀光客也迴流一半,目前較擔憂的是國境開放國人恢復出國,可能影響國旅需求,整體市場呈現M型化狀況。而疫後全球的所有成本都提高,認爲臺灣旅遊成本還算是合理。

潘思亮推估,臺灣飯店業營運狀況在明、後年可恢復到疫情前表現。不過,晶華目前營運狀況已超越2019年疫前水準,整體餐飲業績較疫前雙位數成長、精品業績更倍增,集團的都會及度假據點均持續破紀錄,預期今年營運應會創歷史新高,且預期持續至明年應無問題。

潘思亮表示,晶華將持續優化餐飲、飯店、精品業務,並有效整合旗下海內外品牌資源,如今年在日本大阪心齋橋開出首家海外捷絲旅,接下來包括所謂的精品豪宅,還會有很多新計劃,目前都在進行中,未來有好消息會跟大家報告。

不過,缺工仍是目前面臨的最嚴峻問題。潘思亮表示,晶華現在是訂單接滿滿、但沒人做,且不像製造業可以存貨因應,現在沒有就是沒有。晶華在疫情間和疫後均已全面加薪,基本上平均月薪均逾4萬元,政府也已做一系列媒合,基本上能做的都做了。

潘思亮認爲,目前全球都在搶才,臺灣必須跟上國際腳步,建議政府放寬在臺外籍學生工作規定,畢業後若無不良紀錄能繼續留在臺灣,甚至比照日本作法、待逾5年便能取得居留證,讓外籍人士補足人力缺口,也可讓臺灣勞工就地升級,從事更高薪職務。

對於小股東提問臺北晶華酒店在12年後租約到期,營運規畫如何銜接,潘思亮對此表示,晶華對於臺北晶華擁有優先議約權,若是採重資產策略,目前的新飯店開發案光一年折舊可能就是數億元,根據數十年來的營運經驗,認爲輕資產策略纔是長遠的。

潘思亮指出,觀察全球主要國際品牌和飯店集團,基本上所有國際品牌都沒有資產,而是採取飯店公司無資產、由REITs等法人專業投資機構持有飯店的資產分離策略,晶華也是採取相同方式,目前透過子公司晶華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經營樂富一號及新光一號RE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