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藉毛澤東冥誕捧習近平 但不準民間紀念搞崇拜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稱,有習近平這樣的領袖是中華民族之幸。(路透資料照片)

12月26日是毛澤東130歲冥誕,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的微信公衆號發表題爲「永遠銘記毛澤東同志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的文章稱,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又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樣一位衆望所歸的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這是黨和國家之幸、人民之幸、中華民族之幸」;另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繼推出歷史電視劇「問蒼茫」後,18日播映以青年毛澤東爲敘事主線的電視劇「鯤鵬擊浪」。官方以各種形式紀念毛澤東誕辰,不過民間數場紀念卻被打壓,觀察人士認爲,當局除了嚴防組織化行動,也不希望過分搞個人崇拜。

據中新網報導,「問蒼茫」12日於央視開播,聚焦1921至1927年間毛澤東的故事,投入大量專家資源考究,「是真實歷史的還原與呈現」。「鯤鵬擊浪」以青年毛澤東爲敘事主線,講述毛澤東自1918年從湖南第一師範畢業,到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所走過的革命歷程。

中共十八大後,官方以各種形式高度讚揚和肯定了毛澤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17日在「求是網」發表的文章則表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是我們黨的驕傲,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

文章稱,正如鄧小平所說,「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的偉大斗爭中,我們黨又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洋壹位衆望所歸的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這是黨和國家之幸、人民之幸、中華民族之幸」。

文章並提出,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把黨鍛造成一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堅硬鋼鐵」。

另據港媒報導,左派陣地「烏有之鄉」昨在紀念文章中透露,在北京的數場紀念活動被阻撓破壞,一些地方報名參加去韶山緬懷偉人的民衆遭受惡意威脅。

報導稱,觀察人士表示,打壓民間紀念毛,一是不願看到「毛粉」的行爲帶有組織性質;二是不願看到過分搞個人崇拜;三是擔心藉懷念毛澤東,把矛頭指向當今執政者。

「鯤鵬擊浪」講述毛澤東自1918年從湖南第一師範畢業,到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革命歷程。(取材自微博)

「問蒼茫」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紀念毛澤東重點戲劇。(取材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