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北市府違反行政中立突圍「納許均衡」(蔡哲明)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視察市場,遭議員質疑變成選舉場。(摘自臺北市議員簡舒培臉書)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考察市場違反行政中立方興未艾,先是偕同市府官員夾帶民衆黨參選人黃瀞瑩、陳思宇等,後以「母雞帶小雞」的掃街型態,面對輿論卻仍堅忍不辭,反行政中立只爲破解首都選舉目前「納許均衡」困境。

「納許均衡」源自賽局理論,直指兩個以上參與者的非合作賽局(Non-cooperative game)中,參與者都知道各自均衡策略的情況下,無人可以改變自身策略獲得利多;如今黃珊珊企圖「寄生市府」獲取行政資源,反觀藍綠皆無主場優勢,突圍「納許均衡」成爲首要考量,誰還在乎行政中立。

黃珊珊先是拒絕備詢北市議會「北市府違反行政中立」專案報告,移至臨時大會進行報告以求充足準備,卻將福華、榮華市場視察行程說成「瞭解民情」,副市長辦公室登錄爲不公開行程,竟被市場門口的歡迎文宣公開泄密;民衆黨候選人也彷彿心電感應,紛紛穿上競選背心掃街拜票,面對年底藍綠首都市長之爭的既有結構,橘中帶白的黃珊珊若披「無黨籍」參選,完全顯露突圍「納許均衡」的勝選野心。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出席民衆黨2022地方選舉共同政見記者會,迴應黃珊珊延至8月才辭副市長的參選傳聞,表明對於今年選戰的局勢感到危險,甚至公開承認這是另一選戰打法,難怪可以明目張膽違反行政中立;柯P甚至坦言選舉費用偏高成爲政治敗壞的主因之一,等同默許黃的另類策略,以實務層面的考量就是做好市政,「寄生市府」又能輕易獲取曝光機會,難怪違反行政中立也在所不惜。

黃珊珊對於是否參選仍三緘其口,還以「語帶曖昧強調只衷心於親民黨」的話術,企圖攏絡藍營本土派議員及青年軍外,並意圖以「無黨籍」身分出戰拉攏中間與淺綠選民,這種做法就看出「策反」與「借殼」的雙重策略;加上自己「寄生」副市長的身份持續參選,目的就是爲了超綠趕藍,也在自己的感恩餐會表明母雞身份,提醒幕僚戴好鋼盔也是暗喻「硬幹到底」。

黃珊珊違反行政中立已是不爭事實,爲了突破「納許均衡」的勝選考量,寄生市府也在所不惜,卻讓北市府機關淪爲選舉機器外,也爲柯文哲再增添一起運用「濫用行政資源」的污名。

(作者爲新聞研究所博士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