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埔空橋計劃首期力拚年底發包 議員憂4億補助泡湯

新竹市政府24日在市議會定期會作「關埔空橋設置規畫」專案報告,關埔空橋第一期將力拚年底前發包,但多位議員憂心爭取不到中央補助,要求市府先規畫配套辦法。(本報資料照片)

新竹市政府24日在市議會定期會作「關埔空橋設置規畫」專案報告,市府強調,關埔空橋第一期跨接慈雲路、埔頂三路空橋已審議通過,力拚年底前發包;多位議員則仍提出質疑,最大問題是5億餘元預算中,有4億向要竹科或中央爭取,若爭取不到怎麼辦?擔心最後會沒錢施作工程。

民進黨市議員曾資程說,經費是關鍵,過去市長高虹安不斷強調可透過科學園區專案補助,今日報告卻大轉彎,改向行政院爭取中央補助,他質疑,若中央沒有相關預算科目,市府的配套爲何?高虹安必須說明清楚。

陳建名錶示,依據過去市府爭取中央補助的經驗,中央根本沒有空橋建設的預算科目,高虹安卻說要向中央爭取,顯然搞不清楚狀況。他強調,若高虹安認爲有必要,即可自行編列預算,無需特別繞一大圈向中央爭取,由市府自籌自建,也能加快工程進度。

陳建名說,高虹安選前大開支票,信誓旦旦承諾空橋四期將於2025年前完工,但現在只能完成一期,而工程最重要的經費來源仍下落不明,民進黨團要求高虹安應用緊急提案的方式,將空橋經費納入此次定期會追加減預算,用自籌的方式加速推動,儘速兌現承諾。

國民黨籍張祖琰針對電梯部分提出問題,她認爲有很多學生是騎自行車上下課,電梯空間要夠大且適用。

綠黨劉崇顯說,5億的空橋經費中,有4億多要跟中央爭取補助,但目前看來中央補助的爭取對象只有科學園區管理局,但園區每年的回饋金只有4000多萬元,如果補助經費每年都要由園區逐年編列,等於要9年才能蓋好全區的空橋,這要如何實現高虹安推出的2025年完成的空橋遠願。

無黨籍田雅芳指出,5億的空橋,其中4億1000餘萬要中央補助,是否已爭取到?還是隻是計劃?她同時也要求施工品質,因爲過去市府有多項公共工程的品質不是很確實,包括會有積水等問題要多加註意;此外,工程材料若有使用到鋼鐵,她強烈建議不要再用耐候鋼了。

蔡蕙婷說,看不到施工後的交通影響評估與改善計劃,希望在之後的公聽會中提出報告。

市府則表示,此建設計劃除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市府自籌外,亦研商透過相關獎勵、都市土地開發利得回饋、編列公務預算、擴大民間參與協助開闢等,結合多元方式積極籌措,工程將分期分區完成。

另,施工期間的交通影響情形,市府表示,空橋施工方面將使用施工便橋、預製吊裝、夜間施工等方式使對交通的影響降至最低,確保慈雲路的日間交通並避免封路。

此外,空橋所設計的電梯尺寸是規畫無障礙電梯尺寸(11人座),足夠容納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