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碧玲愈描愈黑
(圖/本報系資料照)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就「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專案報告,在立法院內擅自修改專報名稱,認定若寫「撞船」將被認爲我方惡意,爲捍衛海巡立場而用「碰船」報告,卻凸顯出人命傷亡遠遠不及管碧玲的「政治話術」。
管碧玲以「碰船」替代「撞船」的修辭技巧,透過裝飾性的文字運用,希望可以降低對立,但是囿於人命傷亡在兩岸局勢上的對立激化,這類比喻究竟能獲得多少共鳴,恐怕難掩政策卸責的司馬昭之心。管碧玲強調「碰船」和「撞船」不同,甚至推託海巡第一時間的社會溝通確實不足。
金門海巡查緝過程導致大陸漁船翻覆造成兩死,外界需要釐清是因執法追撞導致,還是大陸漁船閃避造成,又或雙方追逐引發憾事,海巡署無法說明清楚,反而是由大陸生還漁民說出是因我方取締追撞。演變至此,到底是蔡政府自導自演,還是海巡署言不由衷?
更進一步來說,管碧玲只因內心不滿「金門撞船案」報告的名稱,就逕自將書面文字改成「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請問如何取得兩岸協商共識?此種作法全是爲了保全官位的「反中」操作,纔會吐出「撞船」與「碰船」的「政治話術」。
管碧玲的「政治話術」已經凌駕人命傷亡,甩鍋海巡社會溝通不足,利用「碰船」而非「撞船」模糊焦點,儼然愈描愈黑還想安全下莊。(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