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創新與週期:再看「雙11」新敘事
有關每年雙11的討論,這些年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這個由阿里巴巴2009年提出的電商大促概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被業界視作理解中國電商變化的風向標:無數高頻交易在這裡發生的同時,也涌現出海量新商機,體現在每年都會有大量新銳品牌,從這裡走出去,被大衆所知曉。
但今年有所不同。
相比早年間雙11,今天的中國電商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儘管以直播和興趣電商等新業態的崛起,讓人們意識到電商仍然大有可爲,但僅退款風波和非理性低價競爭,讓市場逐漸偏離正常軌道,大量品牌商家們被"綁架"的同時,產品創新能力與週期被大大擠壓。
以至於很多人都對中國電商的未來感到擔憂,但也有人認爲是新一輪週期開始的信號。
艾瑞諮詢曾在《2024年中國電商市場研究報告》指出,隨着中國電商市場整體進入瓶頸期,電商市場供需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最明顯的,消費需求愈加呈現分層、分類態勢,尤其是滿足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得到放大。
事實也的確如此。
根據天貓官方披露的數據,雙11開啓至31日當晚,累計373個品牌成交破億,其中,各行業的大牌商品增長明顯。以化妝品爲例,開賣4小時內,天貓美妝破億品牌數達到40個,大家熟悉的海藍之謎、珀萊雅更是爆發強勁,開賣10分鐘內銷售就迅速破億。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轉變。
一方面,歷經多種電商業態衝擊後,淘天依然是各類品牌商品爆發的主陣地,相比其他平臺,有着更強的新品孵化和消費引領能力;另一方面,作爲見證中國電商變遷的一面鏡子,品牌商品在雙11的集中爆發,意味着中產消費能力與信心正逐步迴歸。
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理解消費市場回暖現象,這中間又存在怎樣的結構性機會?
消費者、商家在改變、平臺也在改變
雙11走到第16個年頭,從傳統意義上逛淘寶天貓,到"什麼火就去淘寶天貓找",淘天集團對於雙11的理解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交易場,而是迴歸大衆熱愛與興趣的消費場。
阿里集團副總裁、天貓事業部總裁家洛就曾表示,今年雙11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激活整體消費市場,提升全民消費的關鍵時間窗口。
按照家洛的邏輯,進入到電商大促的新週期,作爲平臺方,如果僅僅思考如何達成更多的成交是遠遠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做好消費者和品牌商家的連接器,只有真正洞悉消費者們關注什麼、缺什麼,並且爲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品質商品和服務,消費信心的飛輪才能真正轉起來,而不是被非理性的低價刺激。
拿這幾年比較流行的騎行運動來說,從溫格高與波加查在環法上的雙子星角逐,到不同公路車品牌及其配套周邊高居不下的熱度,這股熱潮同樣也在國內興起。
但有意思的是,儘管騎行運動纔剛火沒幾年,但在天貓裡搜索騎行關鍵詞,依然能找到大量品質商品,以國產騎行服品牌蘭帕達爲例,今年是它第13次參加雙11,得益於長期在天貓的投入,在預售首日就摘得騎行裝備類目規模和增速雙TOP1。
要知道,這些騎行裝備本身價格就不菲,圈內人所熱捧的"一王四後"公路車品牌,更是動輒大幾萬。換句話講,比起更低廉的價格,消費者對於這類商品的關注,更多地放在了品牌文化、做工精細程度以及它背後的社交屬性,而這恰恰是過去容易被市場忽略的地方。
事實上,不僅僅是戶外運動,包括我們熟悉的潮玩、寵物等新興品類,均在這次天貓雙11裡得到集中爆發。根據數據機構久謙研究顯示,作爲新品類快速增長的主要孵化平臺,潮玩、寵物、戶外市場佔比分別達到了69.7%、66.0%和56.5%。
種種跡象表明,電商消費即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週期。世界知名投資人霍華德·馬斯克曾在他那本經典鉅著《週期》談過這樣的觀點,"要研究週期,先研究人,要研究人,先研究人性,人性的表現就是心理和情緒。"
這套邏輯在如今的電商消費領域依然奏效,當"全網最低價"遍佈每個角落,以前消費者那種"看到一個東西馬上就買"的狀態反而結束了,他們的注意力,又被重新拉到更有品質保障的品牌上,並在它們優惠力度大時集中購買。
體現在這屆雙11,以往那套大開大合的促銷打法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精耕細作、更有指向性地開展一些既懂消費者、又和品牌商家相匹配的活動。
品牌商品集中爆發,土壤培育很關鍵
很多人把這幾年傳統電商的微妙處境,解釋成粉墨登場的新勢力衝擊下所導致的,但卻忽略了,電商本無新舊之分,只是因爲今天的中國電商走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路口——用戶在改變,用戶的需求在改變,技術正在重塑舊的規則與秩序,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曾經對此有個大膽的預判,他認爲在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零售行業有三點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一是顧客喜歡低價的東西;二是顧客喜歡送貨速度更快;三是顧客希望有更多更快的選擇。
一定程度上,送貨快和更低價格本質上都是供應鏈效率的問題,而更多的商品選擇是因爲消費者永遠都是不斷變化的,他們不會滿足於某種生活方式,更不會終止於某種慾望的達成。
按照傑夫·貝索斯描述的零售要點,我們會發現,市面上打着各種旗號的電商新貴們,並沒有改變零售本質的要素,而是在這個基礎上有了更多的模式與技術創新,相反的,以淘天爲首在電商領域二十餘年建立的體系標準,恰恰是這些新玩家最欠缺的。
更糟糕的是,囿於平臺間激烈競爭與對低價策略的無限追求,讓過去的電商市場呈現出短暫的非理性繁榮,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大打折扣,惡意僅退款和薅羊毛大行其道,更有甚者,研發、創新與質量在比價面前都可以被妥協。
很明顯,頭部玩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要擺脫這種低質內卷,就必須做出一些改變和迴應,尤其對於頭部電商平臺來講,一端連接着大量品牌商家與源頭工廠,一端連接着億萬消費者,對於良好土壤的培育更爲關鍵。
拿淘天方面來說,他們今年把精力都聚焦在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對商家的"鬆綁":一方面,對於新品爆品、新品牌的扶持力度空前,以今年的TOPTALIK爲例,天貓宣佈將持續對超級品牌日等超級IP投資,推動品牌營銷和經營雙升級,喊話這一年要打造5000款小黑盒超級新品,100個過億新品牌;
另一方面,趕在雙11前夕,鬆綁"僅退款",推出"退貨寶"、用"體驗分"打破行業低價內卷等系列措施的上線,加上政府補貼、互聯互通等因素共同推動,營銷環境向好的確定性在增加,讓這屆雙11,又回到最開始的樣子——爲商家謀增長,爲消費者謀福利。
這種轉變帶來的效果很明顯。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全國郵政快遞業攬收快遞包裹和投遞快遞包裹均有大幅增長。其中,10月22日攬收快遞包裹7.29億件,同比增長74%,刷新單日業務量紀錄,一件件包裹和訂單背後,對於品牌商家和源頭工廠來說,既是產業帶消費活力的體現,也是消費信心的迴歸。
小結和一些新的發現
和以往謀求電商銷售額(GMV)數據上的增長,今年雙十一的重心明顯變了,更多放在了品牌商品、品質、用戶體驗和電商生態上。這一點,早在今年的TOPTALIK大會上就有提及,作爲年度策略溝通會,天貓曾提出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一切聚焦品牌增長"。
聯繫到這次品牌商品在雙11的大爆發,結果倒也不讓人感到意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值得深入研究:值得拿88VIP會員舉例,自雙11預售開啓,截止31日,88VIP會員下單購買人數同比去年增長超60%,人均購買金額同比增長超30%,88VIP會員訪問量同比增長50%。
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數據。
要知道,一個成功的會員體系,不僅僅是頭部電商的目標,同時也是很多零售業態的終極追求。傳統會員體系的底層邏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拿從消費者身上賺到的錢,再返還一部分給消費者";反觀88VIP,它的設計思路卻是"從客戶體驗出發,設計會員產品體系,通過良好的體驗吸納海量消費者的同時,從而進行流量和策略的運營"。
作爲淘寶天貓最有價值的人羣資產,88VIP會員平均每月有25天逛淘寶APP,和普通會員相比,他們不僅有着較高的購買力,而且對品牌認同感更高,而優質會員的多少往往與平臺成熟度直接掛鉤,而他們在此次雙11的表現,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儘管在體感上這屆雙11的火藥味要比以往消減不少,但從更高的維度來看,當品質、品牌商品重新迴歸大衆視野,以及消費市場迴歸理性、呈現出強烈的復甦跡象,要遠比談論雙11本身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