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戰役70週年 馬英九向蔡英文喊話

馬英九緊握揭開「臺海第一戰」序幕的熊震球上士之手,強調這是一隻改變中華民國曆史的手。(李金生攝)

前總統馬英九重返古寧頭戰地,聽取參戰的帥化民將軍講述激戰過程。(李金生攝)

馬英九與李良榮將軍的後人合影,感念他在臺海第一戰的奉獻。(李金生攝)

「金門之熊」開出第一炮,揭開古寧頭戰役序幕。熊震球(中)回憶李光前將軍殉國的過程。(李金生攝)

馬英九走進古寧頭戰史館,受到遊客熱情包圍。(李金生攝)

今天是金門「古寧頭戰役」 70週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重返戰場憑弔,強調這是一場不被蔡政府重視的戰役,她向蔡英文總統喊話,呼籲她要更珍惜當年國軍將士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和平與安定繁榮,讓兩岸關係儘速回到正軌,避免衝突對抗而將臺灣帶入險境,才能讓殺戮永遠走入歷史,讓和平儘快成爲永恆。

馬英九偕指揮這場戰役的將領家屬,以及馬團隊高層陳沖、胡爲真、高華柱、關中和當年參戰的連長帥化民等人抵金,還與開第1炮,揭開臺海第1勝序幕的上士熊震球在「金門之熊」戰車前相會,並赴英勇殉國的李光前將軍廟悼念先烈。

站在古寧頭戰史館後方碉堡,瞭望當年國共激戰海岸的馬英九說,70年前的今天,9千多名共軍夜襲金門,國軍在李良榮、胡璉與高魁元等將軍的指揮下奮力反抗,激戰3天,最後共軍全軍覆沒,5千多人被俘,4千多名共軍與2000多名國軍魂斷古寧頭,再也回不到親人的身邊。

馬英九強調,古寧頭驚天一戰,是中華民國政府繼光復臺灣之後,成功保衛臺灣的第1戰,不但鼓舞了軍心士氣,也粉碎了共軍原先預備在拿下金門後繼續進犯澎湖與臺灣的計劃。國家整體情勢就此轉危爲安,兩岸隔海分治70年的歷史格局於此確立,政府乃得以致力於建設臺灣的工作。尤其是實施縣市長民選以促進臺灣民主化,同時推動土地改革,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有效提高農民收益,改善所得分配,促進農村繁榮,並引導地主投資輕工業,爲臺灣快速發展經濟,奠定基礎。所以,古寧頭大捷的歷史意義,不只是救了金門,也救了臺灣,不只是軍事的勝利,也促成臺灣政治與經濟的改革。

馬前總統說,70年後,古寧頭的戰火煙硝早已消逝,但當年保衛臺灣的國軍弟兄忠魂不朽、英靈不滅,對金門同胞當年的配合與協助,大家永難忘懷,也感念他們的犧牲奉獻,爲臺澎金馬創造70年安定發展的機會,也深刻體認到,臺灣海峽要由「殺戮戰場」變成「和平廣場」,必須以和解取代對抗,用和平來化解戰爭。

他還強調,在緬懷這段歷史的同時,也不免爲國家當前的局勢感到憂心,在民進黨政府治理下,臺灣正面臨「經濟低迷」、「兩岸對峙」與「民主退步」3大危機。臺灣的經濟衰退,競爭力下滑,蔡英文總統卻無視民間疾苦,還說臺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這是20年來自我感覺最好的總統」,尤其是蔡總統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失去建立27年的互信基礎,雙方關係陷入谷底,陸客大量減少,觀光產業雪上加霜,共軍軍機繞臺更成爲常態,甚至飛越海峽中線,雙方對立態勢日漸升高,且蔡總統上任以來,臺灣與民主的距離也漸行漸遠,國家機器卻屢屢以清算反對黨、破壞獨立機關自主性、限制言論自由、干擾大學自治,甚至以沒收公投、破壞直接民權的方式鞏固政治權力。

馬英九說,70年前,國軍弟兄們以「我死則國生」的偉大情操捍衛中華民國;70年來,兩岸關係一度達到史上最和平繁榮的狀態,沒有人在討論共軍什麼時候會打過來,也沒有人在討論國軍能撐多久。遺憾的是,爲了拼選舉,蔡政府譭棄長期以來兩岸和解的基礎,將國家帶入歧途,並以廉價的手段激發民衆恐懼,操弄亡國感。在蔡總統主政下,3年來失去7個邦交國,只剩15個,是開國108年以來的新低,我國國際空間大幅萎縮,主權節節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