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承銷規模分化 券商併購重組業務有望迎來新機遇

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9日,券商股權業務較去年同期承壓明顯,債券承銷額則相對穩定,未出現明顯下滑。券商一季報顯示,證券行業投行淨收入整體下滑。放眼未來,業內人士認爲,監管強調一二級市場平衡,預計短期投行業務仍承壓,但隨着資本市場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市場生態持續優化,併購重組有望迎來新機遇。

分化明顯

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9日,券商作爲主承銷商的股權承銷金額總計爲1035.79億元(按照發行日統計,下同),較2023年同期的4678.56億元下降了77.86%。

從券商角度來看,中信證券今年以來股權承銷規模居首,承銷額爲235.40億元,較其去年同期的1061.14億元下滑明顯;中金公司居第二位,股權承銷額爲124.51億元;華泰證券居第三位,股權承銷額僅爲97.04億元,較去年同期驟減。廣發證券和招商證券分居第四、第五位,股權承銷額分別爲89.41億元和82.64億元。此外,股權承銷額超50億元的還有國金證券和國泰君安。

債權承銷方面,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9日,券商債權承銷金額總計爲39630.92億元(Wind口徑,下同),較去年同期的41200.39億元僅下降3.81%。

從券商角度看,中信證券債權承銷規模居首,承銷額達5473.55億元,與去年同期大致相當;中信建投居第二位,債權承銷額達3984.28億元;國泰君安以3289.07億元的承銷額居第三位;華泰證券和中金公司分居第四、第五位,承銷額均超3000億元。

併購重組成發力點

從境內併購規模來看,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9日,券商作爲財務顧問參與的境內併購重組交易金額總計爲3367.62億元(按最新披露日統計,下同)。其中,中信證券併購重組業務規模居首位,交易金額達822.23億元,市場份額爲24.42%;中金公司居第二位,交易金額爲748.62億元,市場份額達22.23%;大和證券(中國)以255.85億元的交易金額居第三位,市場份額爲7.6%。

從券商一季報數據來看,大型券商投行業務淨收入同比下滑明顯。華泰證券非銀研究團隊認爲,監管持續提及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鼓勵央企加大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整合力度、促進上市公司降低重組成本等,未來併購重組業務有望迎來新機遇。中長期看,投行業務將繼續向全業務鏈投行生態圈轉型,孕育發展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來,證監會等相關部門多措並舉,在全面實行重組註冊制基礎之上,出臺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延長髮股類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持續活躍併購市場。2024年初,證監會明確提出要提高對重組估值的包容性,將進一步優化重組“小額快速”審覈機制,支持“兩創”公司併購同行業或上下游、與主營業務具有協同效應的優質標的,支持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併,鼓勵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提高質量。

“A股併購重組市場有望接過資本市場提質增效接力棒。”華泰聯合證券認爲,符合國家戰略、鼓勵科技創新的產業併購,仍是未來併購的主旋律。支付方式與交易模式的創新將爲重組市場注入活力,上市公司作爲買方與標的的雙重屬性將更加立體,上市公司市場化吸收合併有望迎來突破併成爲主動退市方式之一,缺乏產業整合的保殼類交易減少,國有企業產業整合穩健致遠,民營企業產業併購韌性有力。總的來看,併購重組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主渠道作用,提振市場活力,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此外,從券商自身來看,在監管“走資本集約型的專業化發展道路”的要求下,同業併購成爲券商做大做強的較優方式。東吳證券認爲,對於部分缺乏鮮明業務特色的中小型券商而言,主動尋求被兼併重組不失爲有效的突圍路徑。當前國內券商規模尚難與海外頭部投行抗衡,通過併購重組擴充規模是境內頭部券商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可行途徑。

趙中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