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汪會談 廣陵絕響

(圖/本報系資料照)

明天,辜汪會談30週年紀念。1993年4月27至29日,海峽兩岸、海基海協會兩會、辜振甫汪道涵兩老,在新加坡舉行的歷史性會談,既是空前,也是絕後。

辜汪會談能夠實現,是機緣。所謂機緣,是大、中、小3個形勢都正好具備了的意思。大形勢指的是一中、一箇中國原則、兩岸同屬一中,這在兩蔣時代毫無問題,即使1988年李登輝繼任後也無問題,所以纔有「九二共識」,之後纔有九三會談。如今臺灣方面早已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一中原則,兩岸當然無從談起。

中形勢指的是美國因素。中美是1971年開始接觸到1979年建交,雙方有三個公報,模糊處理「一中」,一方稱「原則」,一方稱「政策」,當時美國基本正面看待兩岸互動,也纔有新加坡作媒,促成好事。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全球老二後,中美關係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國開始視中國爲對手、潛在敵人甚至就是敵人,以臺灣牌對付中國成了美國最後的也是唯一的手段,這讓「辜汪會談」如何能不成爲歷史記憶。

小形勢指的是兩岸接觸交流。兩岸自1949年分治後,迄1988年初小蔣去世前最後一刻,均無接觸。1987年底臺灣開放探親,之後,兩岸民間互動開始頻繁,自然出現各種問題,需要雙方政府會商處理,海基、海協於焉誕生,在大、中形勢配合下,雙方會談水到渠成。

瞭解30年前的大、中、小形勢後,就能明白30年後的今天回看辜汪會談,爲何是廣陵絕響了。

大形勢的「一中」,自2000年綠色執政後早已不復存矣;2008年雖有藍色重返執政,卻因主政者的畏首畏尾和鄉愿性格,加以美國因素起了變化,錯失原本可掌握的兩岸領導人新加坡之會的契機,或許,這也是兩岸關係的宿命,不可強求。

中形勢的「美國因素」早已時過境遷,對兩岸關係如今非但不是正面,甚至已是破壞性的負面力量。

至於小形勢,更糟。兩岸接觸不僅明顯倒退,還出現質變。臺灣一方,無論在經貿或文教政策上,態度消極、多加掣肘,甚至還有了越來越多的敵對意識,這讓大陸一方警覺之餘,不免產生反感;隨着臺灣內部的「去中國化」或「反中」傾向的強化,北京當局有可能叫停惠臺讓利政策事小,如果將兩岸摩擦對立從「內部矛盾」改定性爲「敵我矛盾」,形勢就更將複雜與詭譎了。

我之前對兩岸關係走向之研判有一套大、中、小的3個均衡理論。大均衡指的是中美兩強在西太平洋的實力博弈;中均衡指的是大陸與臺灣兩方在臺灣的實力對抗;小均衡指的是臺灣內部統獨勢力的拉扯。30年前辜汪會談舉行之際,大、中、小三個形勢基本均衡,如今則早已失衡。西太平洋,美國勢力正被中國實力從第一島鏈擠壓出去;兩岸之間,無論經濟、軍事及綜合實力,大陸已佔絕對優勢;臺灣內部,統消獨長更是難以逆轉。大、中、小3個均衡均已失衡,臺海形勢走向如何,辜汪兩老地下有知,想必無限感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