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婕驚傳腸癌4期 醫:10症狀莫輕忽 年逾50歲最高危

女星顧婕昨(15日)驚傳罹患大腸癌第4期。(圖/讀者提供)

57歲「整形皇后」顧婕上月才宣佈罹患大腸癌,並進行腫瘤切除術,現再傳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病程已屆第4期,對此,醫師表示,第4期腸癌5年存活率僅約3成,提醒民衆若有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貧血等腸癌10大症狀應就醫,尢其是年逾50歲者,是腸癌好發年紀,一定要就醫檢查。

顧婕先前曾透露自己確診罹癌前,早有血便症狀,但她一直輕忽,現傳病期已屆晚期,病況再度投下震撼彈,她預計明天(17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開最新病況。

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文倫表示,大腸癌約略可分爲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1期僅需將腸壁黏膜層的腫瘤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9成,第2期與第3期代表腫瘤吃進腸壁肌肉層或有淋巴轉移,5年存活率約5成至60成,第4期癌細胞則已轉到肝、肺等臟器,可以電燒、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只剩約3成。

王文倫表示,大腸癌早期幾無明顯不適症狀,但民衆還是可以透過10大症狀來查覺異狀,包括不明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突然或逐漸發生腹瀉或便秘)、糞便型態改變(帶狀或細條狀)、解血便、解黏液便、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摸到腹部腫塊、貧血等,及早就醫進行檢查。

王文倫表示,國人腸癌好發年齡爲50歲至75歲,國健署也提供年滿50歲者,每2年1次免費糞潛血檢查,糞便潛血呈陽性者,約5%最後確診爲大腸癌,約一半有着大腸息肉,而大腸息肉透過及早切除,可阻止其癌病變的可能。

對顧婕輕忽血便症狀,王文倫表示,這真的非常遺憾,雖然多數血便是痔瘡造成,但仍有少數是腸癌所致,提醒民衆若有糞便帶有鮮紅色的血,尤其是年逾50歲者,一定要就醫做大腸鏡,以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