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有今韻:透視《灼灼風流》的熱播密碼

暑期檔臨近尾聲,一部主打“女子力量”的《灼灼風流》走入觀衆視線。隨着更新劇情高潮迭起,該劇盡顯“黑馬”之勢,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

作爲龍果映畫製作推出的古裝勵志情感劇,《灼灼風流》自上線以來,備受行業內外矚目,從故事情節、畫面質感到演員演技等,均成爲追劇觀衆關注焦點。登頂騰訊視頻站內愛情劇榜Top1,微博相關話題討論度也在持續走高。

《灼灼風流》講述了心存凌雲之志、一心考取功名的女官慕灼華與沙場沐血折戟、誓爲同袍雪冤的“戰神”劉衍彼此救贖、相知相愛,攜手守家衛國的動人故事。作品以探索創新擺脫常規劇集束縛,拓展古裝劇創作新增量,有力推動了行業“新”發展。

羣像戲+女子力量

現實主義助力“黑馬”之姿

《灼灼風流》何以有“黑馬”之姿?最主要原因是該劇藉由現實主義創作基調,通過“羣像式人物塑造+‘她’力量表達”兩者結合的講故事方法,將古裝言情劇的探索創新提升到了一個全新高度。

人物塑造方面,《灼灼風流》中慢慢鋪展開來的生動、鮮活羣像戲,少有工具人,每一個登場的“圓形人物”,觀衆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人物成長弧線。“雙強”慕灼華與定王劉衍,從搞事業到談戀愛,兩人在彼此扶持過程中,慕灼華如願以償實現夢想,劉衍則更懂得活着就要適當取捨。大皇子劉琛,最初更多時候是自己皇叔身邊的“小跟班”,登上皇位之後,立志爭做一名深受百姓愛戴的英明沉穩君主……

創作者通過凸顯立體、豐富的人物層次,進而全方位、多角度描摹南宸“衆生相”。上到廟堂之高,下到江湖之遠,經由編劇之筆,劇中人物命運交織在一起,一幅包羅萬象的“南宸百景圖”躍然於屏。這種羣像式的塑造人物手法,既呼應了劇作的整體敘事訴求,又統一於故事主線的主題傳達。可以說,立體的故事邏輯和完整的戲劇情境,強化了《灼灼風流》的整體表現力度,這一操作讓作品更具可看性了。

另外,作爲一部彰顯“她力量”的新式古言劇,《灼灼風流》並不完全拘泥於對兒女情長的細緻刻畫,而是少有的以女性苦讀詩書、當朝爲官爲敘事主線,這也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展開講,從江南首富庶女——慕灼華由“小白”進階到“女官”的升級打怪經歷可知,就像劉衍招慕灼華進理藩寺,要求她在四部輪番觀政的同時,每日習作一篇觀政心得,慕灼華嘴上叫苦,做起事來卻絲毫不怠慢;擔任南宸接待史,面對敵國挑釁,慕灼華當仁不讓、挺身而出,化解危機於無形等等,方方面面可見從政上,慕灼華的可堪大用、能擔重任。

再者善良赤誠、處處以慕灼華爲先的郭巨力,家道中落、不忘鼓勵女兒讀書上進的顧一笑,流落風塵、仍堅持守望相助的花巷女子……每一個女性形象,她們身上完美詮釋了積極向上的“女子力量”。

匠心製作彰顯東方美學

幕後金牌團隊保駕護航

不可否認,國產古裝劇的美學進階之路,正是國內影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灼灼風流》在視覺呈現方面的精耕細作,主創團隊從劇情出發融入符合東方審美的影視美學元素,爲好故事增色不少,被很多網友盛讚:“盡顯細緻典雅之美。”

服飾層面,從華貴禮服到尋常衣裙,從金玉配飾到花紋點綴,《灼灼風流》在參考唐末宋初流行元素基礎上,一針一線繡出來的不僅僅是千姿百態的視覺盛宴,更是經久不衰的燦爛文化。就拿定王劉衍的服飾來說,胸前有山水紋樣的石青色外袍、紫苑色花卉暗紋圓領袍、紫袍金帶官服等,穿插其中的精巧紋理設計,是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揚。考慮到時間跨度問題,女主角慕灼華的服飾隨着人物成長、身份轉變而大不同,男主角劉衍的服飾則隨着與慕灼華相識相愛、心境不同而發生改變。

據觀察,《灼灼風流》在光影運用和鏡頭表現層面,頗爲考究。光影運用上,針對不同人物角色,導演設計的氛圍感不盡相同。比如慕灼華和劉衍出現,主打的是低色溫、暖調子,整體比較陽光、浪漫,而柔嘉公主出場,多數時候是高色溫、藍色調,其冷豔“冰美人”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還有整部劇呈現出的低飽和度古雅色調靜雅而別緻,讓人看劇猶如觀賞一幅幅中式古畫,能夠從中真切感受到中式美學之美。

鏡頭表現上,除了一些拉絲鏡片的靈活運用,劇中頻繁出現的大場面夜景,攝製組大量採用高感光、大光孔鏡頭,爲的就是盡最大努力營造“人間煙火氣”。早起街頭巷尾的吆喝聲也好,來來往往的夜市遊人也罷,瞬間拉近了與追劇觀衆的心理距離。幕後主創追求的落地感,不僅賞心,還很走心,給廣大觀衆帶來了“更上一層樓”的審美視聽體驗。

以上,《灼灼風流》從美感愉悅、藝術享受兩大方面反映了整個製作團隊的匠心誠意,整部作品由內而外展現出的東方美學特色,面對當前市場來說,恰好是古裝劇項目不斷提升藝術內蘊、拓寬藝術手法、謀求長線發展的上佳模仿標本。

不止於此,本劇還有重量級幕後班底的保駕護航。導演溫德光曾執導《延禧攻略》、《錦心似玉》等多部爆款作品,總編劇汪洪則是和景甜繼《司藤》後二度搭檔。兩位行業“老炮兒”與一衆實力派演員一起,共同打造了燃向與爽感共存,情感新鮮好磕的《灼灼風流》,劇集有笑點、有淚點、有情懷、有格局。

處世哲學呼應當下

立意表達精妙絕倫

縱觀當前國產影視劇市場,劇集質量想要過關,需要服道化的“面子”出彩,劇情和人設的“架子”堅挺,以及價值觀表達的“裡子”不偏頗。這其中,好看的“面子”是吸引觀衆的第一步,經得起推敲的“架子”是支撐觀衆追劇的第二步,能否在觀衆腦海中引起共鳴的“裡子”則是至關重要的第三步。

仔細看劇會發現,《灼灼風流》雖是一部古裝勵志情感劇,卻跳脫出了關聯類型劇集的創作套路,整體基調偏輕喜風格,故事情節貼近百姓生活。編劇在塑造衆多古代人物過程中,將他們的所思所想與現代價值觀相融,這裡以慕灼華爲代表,藉此“無差別”傳遞作品主題意指,進而全方位觸達多年齡層受衆。

往深裡講,慕灼華爲官之前,不僅始終銘記孃親的教誨“要讀書明事理,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還會當面質問定王劉衍“女子就一定要成婚嫁人,就不能實現心中抱負嗎”。爲官之後,憑藉自己超乎常人的膽識與魄力,最終與劉衍一同前往北涼,以造福萬民福祉爲念、安穩天下各國爲局,實現了本人最開始在《養蠻策論》中所寫的“天下大同”理念。毫不誇張地說,現代女性獨立自主、自強的上進精神,在慕灼華一個“女官”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還沒完,《灼灼風流》涉及內容表達的高妙之處還在於,舉例定王劉衍爲了不讓慕灼華“捨身”踏入危機重重的官場之中,在其科舉考試過程中故意打翻她的硯臺,事後意識到原來是自己思想狹隘了,第一時間給慕灼華鄭重道歉。身爲高位者卻表現出來平權思維,能夠做到從心底尊重女性,劉衍的這一舉一動,在過往古裝劇立意表達中,是比較少見的。

總而言之,在《灼灼風流》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角色平民化、故事生活化所帶來的親和力與親近感,契合了當下的社會需求和受衆心理。劇中主要人物身上所體現的正義、善良、勇敢、奮鬥等主流道德價值觀,也更容易引發強共鳴和強共情。

結語

《灼灼風流》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思想穿透力,讓很多觀衆不知不覺間沉浸在歡樂追劇氛圍中,進一步豐富了大家的東方美學視聽體驗。預知定王劉衍爲何又要“不辭而別”,柔嘉公主與沈驚鴻還有什麼驚天陰謀?敬請看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