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發表多項公益科技成果 延伸科技能量到救災現場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表示,工研院長期重視環境保護永續及社會公益,十年來秉持「用科技做公益,讓臺灣更美麗」的理念,已累積逾80件科技應用服務、院內志工投入公益服務超過20000人天,扮演公益平臺的角色,連結政府機構、有志一同的企業夥伴、社福團隊,共同解決急難救助問題、協助偏鄉弱勢、促進社會環境保護,每年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會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能瞭解第一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與經驗分享,也能看到工研院同仁的科技研發成果,兩者結合蹦出新火花,藉此啓發更多科技公益好點子,讓科技公益的效益像漣漪般不斷向外擴散。
劉佳明舉例,像是臺灣因地形、地質關係,每逢颱風豪雨常發生土石流災害,當土石流侵入民宅時,由於民宅空間受限,一般救災機具無法進入清運土石,需要第一線救災志工一剷剷的清運,相當耗費體力,且土石幹掉後會太硬、更難剷除,志工更得與時間賽跑。在與慈濟第一線救災志工多次討論需求後,工研院開發造型像是吸塵器的「輕量化清土石流機」,體積小、可一人獨力操作,方便狹小地形救災使用,速度能比人工剷土快5-6倍,提高清運效率,解決耗費體力問題,助災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另外,針對災區飲水、淨水問題,工研院也設計開發「可攜輕便形式UVC LED救災器」,方便志工帶往災區使用,讓災區第一時間就能有殺菌後的飲用水可使用。
科技也能爲永續環境貢獻心力,面對淨零減碳,如何減廢、再生利用是重要課題,玩具圖書館秘書長餘良玲分享,陪伴孩子成長的玩具,平均使用壽命僅六個月,據統計,九成玩具爲塑料製成,其中八成最終會進入垃圾掩埋場、焚化爐或海洋,成爲全球生態的大問題。爲此,工研院與玩具圖書館協會、花東環保業者合作,規劃再生塑料在地處理方案,透過玩具圖書館協會作爲源頭,提供不能再回收使用的廢棄玩具,經由活動將玩具拆解;不同塑料材質回收處理需要不同的方式,工研院以「材料特徵光譜分析技術」分析塑料的種類與材料特性,以利進一步的塑膠再生處理程序,提升塑料回收價值,將本來只能焚化處理的廢塑膠玩具,變成可再次加工利用的二次原料,爲減少地球廢料。
科技公益在智慧照護方面應用,如去年工研院以「光療貼布」技術,服務許多公益照護單位,用光療來促進新陳代謝與皮膚健康,新竹創世基金會就是我們的夥伴之一,在服務的過程中,同仁發現,由於植物人會有呼吸心跳終止的風險存在,所以基金會需要每兩小時巡牀,全年365天、全日24小時,大量醫護人力投入,剛好,工研院有開發無須穿戴與接觸的「靜態UWB呼吸心跳量測技術」,可以在完全不影響照護作業與醫療設施的情況下,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呼吸、心跳數據監測與即時生理訊號異常警示功能,經由APP與遠端聯網介面,可以讓護理人員隨時隨地瞭解院友的狀況,並能立即且有效率的進行醫療照護服務,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目前已提供新竹創世基金會進行試辦,未來有望繼續擴大服務全創世近千位院友與全臺灣上萬的長期臥牀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