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推航空鋁材國產化

(原標題:工信部力推航空鋁材國產化)

23日,在民機鋁材上下游合作機制年度工作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徐樂江提出,要儘快制定2017年重點工作方案,生產單位要加快重點牌號鋁材研製及應用進度,爭取2017年取得階段性進展。

近日發佈的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求建設重點新材料首批次示範推廣工程,開展重點新材料應用示範。以航空鋁材、碳纖維複合材料、高溫合金等市場潛力巨大、產業化條件完備的新材料品種,組織開展應用示範。機構認爲,隨着國內大飛機的加速生產以及通用航空器需求的逐年提升,航空鋁材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此前工信部曾表示,航空工業是國家綜合國力和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生產大型商用飛機、實現航空鋁材自主供給是落實“中國製造2025”戰略、打造高端製造新優勢的戰略選擇。爲推動民機鋁材跨行業協同創新,工信部將聚焦航空鋁材研發、生產和應用關鍵環節,以推進航空鋁材完全自主供應,建立自主創新的材料體系和裝備技術體系爲目標,充分發揮合作機制作用,加大對重點牌號研製和平臺建設的支持。

根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預測,到2025年國內航空運輸飛機擁有量將達到3900架,其中大型客機將達2000 架,這將使我國成爲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隨着航空器製造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航空鋁材市場需求將迎來大幅擴容。

航空鋁材是製造航空器用的各種鋁合金,包括變形鋁合金、鑄造鋁合金,以及先進鋁合金。變形鋁合金用於加工板、帶、管、棒、鍛件等半成品,鑄造鋁合金用於生產壓鑄件,其均用於深加工航空器的各種零部件。我國高端鋁材應用主要集中在軌道交通和公交車等車廂領域,而航空鋁材技術依然薄弱。目前國內C919大飛機主要使用的鋁鋰合金量佔整個飛機材料的65%左右,其中國產材料佔比較低,主要依賴進口。

爲加快航空材料國產化進程,系列扶持政策相繼出臺,部分領域已取得突破。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承擔的“C919客機鋁鋰合金熱表處理和化學銑切工程應用技術研究”、“C919客機鋁鋰合金擠壓型材滾彎成形技術工藝驗證”攻關項目已進行驗收評審,爲順利完成C919後續製造工作和國產鋁材的投用奠定了技術基礎。忠旺集團也積極進行航空航天用鋁領域的探索,針對鋁型材的規格、特性及嚴格的質量要求,啓動了“7075航空擠壓棒材”的研發項目。

(本報研究員 劉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