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我國新型工業化有“全、多、大、強”四大特點

3月8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後,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接受採訪。

有記者提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如何看待我國工業發展的形勢?今年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都有哪些重要舉措?

“首先我在這裡感謝媒體記者朋友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關心和支持,也祝在場的女記者們三八節快樂!”金壯龍說,黨的二十大部署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徵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去年9月,黨中央召開了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作出了全面的部署,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了專門的部署,我們主要的任務要貫徹落實。

金壯龍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顯著加速,呈現出了特殊的形勢,我在這裡用四個字來表述,這就是全、多、大、強。全,體系全,我們國家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現在我們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的全部工種門類,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41個大類,666個小類。多,在全世界500個主要的工業產品當中,咱們國家有220個,是全球數量第一。大,工業規模大。2023年,我們國家全部工業增加值接近40萬億元,大概是39.9萬億元,佔我們國家GDP 31.7%,我們國家的製造業在全球佔30%以上,連續14年名列全球第一,這是我們的一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強,強是網絡設施強。我們國家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通信網絡設施,我們國家5G的基站已經達到338萬個,已經實現“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目前咱們國家工業還是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還有很多短板弱項要解決,再加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面對着機遇和挑戰並存,但我們還是有信心立足基礎,抓住機遇,攻堅克難,加快發展。

金壯龍介紹,接下來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全力保持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深入實施十大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要鼓勵工業大省、工業大市勇挑大樑。同時,我們鼓勵各地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第二,全力推進製造業的重點產業鏈高質量行動計劃,發揮鏈主企業的作用,一鏈一策,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主要是增強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第三,我們要加快推進以先進製造業爲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這裡面我們主要從四類去推進:首先是傳統產業,傳統產業不能把它當做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要讓它老樹發新芽,推進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還要讓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優勢產業就是要鞏固提升,保持它的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同時我們還要繼續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大家也都知道,大飛機、燃氣輪機、大型遊輪,都是這幾年經過重大攻關進行突破的。同時還要新創建,繼續創建國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重大先進製造業集羣,我們現在有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45個,要鼓勵一部分製造業企業向國際一輪邁進。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創建新型工業化示範區,在這個基礎上,我國還有178家高新區,46.5家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的作用要發揮好,也就是三句話,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快速形成新質生產力,這是一項重點任務。

第四,着力推進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企業在創新當中的主體作用,大家普遍關心把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是一個大文章。首先我們要繼續推進,從我們這個角度把產業進行推進。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大家知道“兩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徵,重點從兩個方面着手,一個方面,鞏固提升信息化的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適度超前建設5G、算力等信息設施,迅速推動互聯網規模化應用,發揮5G賦能千行百業。同時,強化I5的演進,支持5G的發展,同時加大6G的研發力度。另一方面,促進製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這裡也是兩大任務,一是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要分類去推進,同時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國已經全面取消了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也準備試點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