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校教授本薪調漲僅補助7成 挨批教部請客、學校埋單

爲改善高等教育人才低薪與斷層問題,行政院拍板明年起國立大專校院教授配合軍公教本薪調高4%。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爲改善高等教育人才低薪與斷層問題,行政院拍板明年起國立大專校院教授配合軍公教本薪調高4%。但有大學指出,調漲本薪教育部僅約補助7成,其餘3成仍由學校自籌,且編制外人員亦不補助,要求學校於校務基金中支應,形同「教育部請客,學校埋單」。

配合公教人員明年調薪4%,且爲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公立大專院校助理教授以上教師學術研究加給亦調升15%,根據試算,若爲領取最高薪點正教授,每月薪資約可增加1.1萬,相當於加一成薪,近期不少私立大專校院也表態跟進調薪。

但有學校私下表示,明年調薪針對編制內教授教育僅給予約7成補助、沒有補滿;編制外人員調薪亦不補助,缺口均要學校自籌或用校務基金支應,而不少公立大學編制內、外教授均多,形同教育部請客但學校埋單。

本報詢問大學狀況,臺師大表示,現職約有2200位教職員工,明年本俸加薪4%,估算每年需增加編列預算約1.7億,教育部約補助1.3億,約佔7成3,另由校務基金支應近4000萬,且編制外教職員工也會一視同人比照調薪。

對此,教育部迴應,本薪和學術研究加給調漲所增費用一年約37.8億,學術研究加給調幅全數由政府補助,調薪4%則考量整體學校現金狀況,各校補助比率爲75%,其餘25%由學校歷年未繳庫賸餘款挹注。且截至111學年底,學校總計可用資金餘額達806億,補助額度和學校歷年賸餘款足以支應調薪所需,學校調薪所需負擔費用約僅佔可用資金的1%。

教育部也表示,國立大學得在不增加國庫負擔前提下以自籌收入進用編制外人力,並自訂權利、義務、待遇及福利等,學校可依據校務發展或財務狀況,自行決定編制外人員是否比照調薪4%。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則認爲,公立大學抱怨需以校務基金支應編制外人員調薪,起源於20年前大學要求教育部放寬員額聘任,開放學校以校務基金依計劃需求聘任編制外人員,依照邏輯,教育部因此不補助編制外人員調薪。

陳柏謙指出,而經過20年來卻演變成公立大學濫用編制外人員,應回到源頭,要求公立大學將不符特殊需求、特殊計劃聘任的編制外教授一律改爲編制內,只要是編制內教授就是國家預算的責任,而非吵得大聲就給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