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董子健!

首先,讓我們恭喜董子健的導演首作《我的朋友安德烈》,獲得了今年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藝術貢獻獎!!!

哇!!!非常有排面!!!小董你真的可以!!!!

說起來很有緣份,《我的朋友安德烈》是我們今年在東京國際電影節看的第一部電影。所以,也是一上來給了我們一個開門紅。第一次做導演的董子健,表現比我們想象中要更穩,也帶來了不少的驚喜。不僅自編自導自演,電影還是改編自雙雪濤的同名小說,且,找來了好朋友劉昊然主演。

在這部電影裡,你也會再一次看到那個很有靈氣、很有少年感的劉昊然。甚至你會覺得,對啊,劉昊然就該是這個樣子嘛。果然,還是最懂你的人最會拍你!

如果你很喜歡雙雪濤原著的話,也可以放心。

因爲,你既會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一些獨特的作者氣質,而這也恰好與小說的精神非常契合。

或許可以這樣說——是董子健選擇了這個故事,故事也選擇了他。

在雙雪濤的諸多小說裡,《我的朋友安德烈》是比較特別的一部。

一方面,它改編自雙雪濤舊友的經歷,本身就存在一層現實主義的底色。

另一方面,它的主題——童年、同學和成長,也更具有普適性。

相比起雙雪濤其他的作品,《安德烈》和讀者的距離是更近的。

可能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在電影改編的過程中,董子健將敘事從插敘改成了雙線並行。

看完電影,你會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很妙的改編思路。

在影片現在的時間線裡,李默已經成家立業,千里迢迢回鄉爲父親奔喪。這一路上因爲大雪封路,所以變得異常艱難。

好在,他遇到了昔日的朋友安德烈,兩人得以結伴同行。

藉由這樣的一種形式,董子健將我們所有人,都轉變成了故事裡的“我”——

我們踏上一場更爲具像化的旅途。它由過去和現在的影像交織而成,它伴隨着謊言、逃避和自我欺騙,是被美化的記憶和迷霧重重的現實。

但最終,它將直抵一個人的內心。

多年的隔閡,就像那場塵封的大雪,終將在這漫長的路途中消弭。而在到達終點以前,丟失的童年和真相,也將要浮出水面。

在故事的兩條敘事線裡,影像的風格可謂大相徑庭。

現實是冷峻的,漫天大雪讓人感受到無盡的隔閡。在一個又一個寒冷的雪夜,人徒勞地握着方向盤,車前燈像凜冽的刺刀,一下下地扎進黑暗裡。

這也是導演的刻意爲之。無論演員的狀態,還是鏡頭語言的鋪陳,都在營造一種距離感,或者說,製造一種懸念。

他們被大雪埋在了現實,困在了現實。他們丟失了過去,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與之相比,回憶反而是溫暖的、是真切的。它和觀衆之間沒有距離,因而被勾勒出了一層人情世故的煙火氣。

回憶裡所講述的,是兩個“差生”的友情。

李默是一個看起來沒心沒肺的初中生,調皮、愛踢球,“不聰明”。

他的好朋友安德烈則是一個“不正常”的天才。他膽子超大,超有個性,他又很聰明,小小的腦瓜子裡思考着許多深奧的哲學問題。

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正常”。

儘管有着極佳的理科天賦,他數學考試卻只能考32分,比李默考得還爛。

爲什麼呢?

並不是因爲他不會做卷子,而是他覺得老師教的定理太囉嗦,想把公式改得簡單一點。

影片的前半段,娓娓道來地講述了一段劍走偏鋒的友情。兩個邊緣化的少年,兩個不被看到的“異類”,坐在教室的角落裡,互相取暖,治癒彼此。

安德烈是個“怪”小孩,沒有人懂他,只有李默可以懂。

李默也是個“笨”小孩,沒有人欣賞他,只有安德烈相信他能做第一。

他們都很孤獨,但因爲有了彼此,所以不再孤獨。

在影片後半段,故事逐漸揭示了少年們笑容背後傷痕累累的一面,敘事的視角也逐漸變得更爲宏觀。

當你看到了他們的家庭和他們所身處的時代,也就更加看到他們對於彼此的意義。他們承載了彼此的夢想和希望。要改變,要離開,要在圍困和出走之間找到自己的路。

明確了這一點之後,再回到影片的開頭,也就更能理解到雙線並行的深意。

成年後的李默已經走出去了,那麼,他爲什麼還要回來呢?

如果說,童年回憶所描述的是我們人生的上半場,是對抗、掙扎和逃離。

那麼,成年後的李默,則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成長並不總是一件美好的事,它也意味着陣痛、失去。

我們都在長大的過程裡,丟失了一些東西。這背後是無奈,是妥協。或許你可以逃離,但總有些東西無法割捨。它們是你永遠要揹負的東西,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這場被圍困的旅途,其實也是李默重新找到自己的旅途。它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作者性的自省。

而對於李默來說,安德烈到底意味着什麼呢?

或許,故事的答案,早就藏在問題本身。

他們既是命運的共同體,也是一對截然相反的對照組。

你是“李默”,你曾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安德烈,旁觀他的命運。你是“安德烈”,你心裡刻着“烈”的座右銘,你曾想要變成他。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曾有過那個反叛的階段,想要對抗權威、對抗規則,想要做自己、只做自己,保留全部的自己。

但最終,大部分人還是順應了社會的規則,長大成人。你不再迷茫、不再懵懂,而只是變得平靜。

而在我們身上,屬於“安德烈”的那個部分,則被拋在身後,永遠地成爲了回憶裡,一種逝去不再的純真。

從這個層面來說,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看似並不複雜,卻有着很豐富的表意。它講述的是成長,是告別,是初心,是時代。

抽絲剝繭的回憶,真相的層層揭開,也體現了導演對於雙線敘事的駕馭能力。

而藉由這樣一場旅途,作爲觀衆的我們,也觸碰到了自己的童年。像在照鏡子一樣,在搖搖晃晃的車窗裡,重新追尋起那些鏡花水月的回憶。

鏡頭追尋的是李默和安德烈的過往,我們想到的卻也是自己。

這是一部不能被劇透的電影,這也是一部不需要被劇透的電影。

我們的答案都寫在故事本身,在人物的每一次笑和淚裡。

最後,也想要提一提這部電影裡,演員們相當出色的表現。

在技術層面上,電影的視聽語言是冷靜而剋制的,它以一種觀察者的視角,慢慢地構建起了整個敘事的框架。

而演員們的表現,則填充了故事的血肉,和人物的靈魂。

劉昊然和董子健所飾演的,分別是成年的李默和安德烈。

看到不少評論用“破碎感”來形容劉昊然的表演:的確如此,他所飾演的李默承載了這個故事裡,更爲複雜的部分。

對於李默來說,他的困境不僅在於父親離世,擊碎他的,也是混沌的現實。

長大成人後,人性便是複雜的、是灰色的,是不斷在尋找之間迷失,不斷在得到和失去之間權衡。

但,這也是他需要面對的現實。他終將要與這樣的現實和解。

許多場劉昊然和董子健的對手線,在當下觀看的過程中,或許我們會覺得有些迷惑不解。

事後跳出來看,則會發現,兩人的表演的確是準確的。

也難怪小董會忍不住一次次地選擇用特寫鏡頭對準他們。每次的對手戲,每次的正反打、眼神逼視之間,皆是不能言說的情緒的流露,是靈魂罅隙裡的交匯和碰撞。

秘密就掩藏在他們凝視彼此的瞳孔之間,吸引着觀衆一同去探尋答案。

小演員的表演同樣讓人驚喜。

韓昊霖是我們這幾年非常關注的一位小朋友,他在《我和我的祖國》《慶餘年》裡都有着非常神乎其神的表現。

萬萬沒有想到,在這部電影裡,他仍然還能有突破。

他的表演成熟、豐富、富有層次感。他讓原著裡的那個人小鬼大的安德烈,跳出了雙雪濤詼諧又冷峻的文字,真實地活了過來。

有時候,你覺得安德烈像一個世外高人,一個俠客。他什麼都懂,什麼都看透,什麼都不在乎。

有時候,你又會覺得心疼,因爲這樣一個他,也只是個孩子。他也被困在了校園和家庭裡。他離不開。

在那個看似瘦小的身體裡,藏着一個早慧的靈魂。然而,這終究是不被社會所接納的慧極必傷。

因此,當他每一次望向李默,那樣複雜的、燦爛的笑容,盛滿了愛、期待,和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哀傷。

世界不曾善待他,他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他希望他燃燒自我的光,能照亮李默的前路。

在這一層面上,安德烈是李默的光,李默也是安德烈的光。

遲興楷的好,則在於另一種少年氣。

他好在純粹,好在真情流露。在他身上,你感受不到太多表演的痕跡。李默就是他,也只能是他。

而他之所以能夠吸引安德烈,正在於這種真摯、質樸。他就像一塊未經打磨的璞玉,閃耀着少年時代的獨特光芒。

電影看到最後,你會明白,成年後的李默丟失的不僅是安德烈,也是這個璞玉般的自己。他再也不可能是那個純真的少年,他永遠丟失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韓昊霖和遲興楷的表演是相得益彰。他們在這部電影裡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還有你的老舅董寶石。

很驚訝,老舅居然是會演戲的,而且演得非常好。

他不僅演活了一位東北的父親,還貢獻了影片最高光的戲份之一。

這裡就不過多劇透了,總之,那場哭戲真的震到我了,那也是一個父親平靜破碎的時刻。

同樣,這場戲之所以重要,在於你將從父親身上,看到現在的李默的影子。

這一層人物關係很重要,這同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去理解李默,去理解整個故事的表達。

總之,還是很喜歡《我的朋友安德烈》的。

作爲一部新導演的首作,這部電影當然沒有那麼完美,但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它是一部很純粹的作品。它尊重了原著,尊重了觀衆。

至少,作爲導演的第一步,董子健還是走得很穩的。

也許作爲導演,他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只是想講一個故事,只是恰好對於這個題材,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表達欲。

但這樣的狀態,就是對的。

對於新人導演來說,能找準自己的風格,找到自己適合走的路、擅長的方向,是最難得的。

現在看來,董子健正走在這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