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首場說明 掀成本論戰

同樣的,在珍愛藻礁議題上,臺灣蠻野心足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認爲,與其花費1,300億元的預算去蓋三接,結果債留子孫,不如把錢用在企業轉型、節能減碳、發展再生能源等方面。經濟部長王美花則對此表示,從減排到零碳,天然氣是非常重要的橋接工作,而三接是護藻礁、穩供電,降空污最好的選擇,如果三接無法完成,對供電、減排及空污,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支持重啓核四的黃士修說明,整座核四廠5年500億就可以商轉,且商轉後,每年可以省下600億元的成本,5年即可賺回建廠成本,就算政府匡列重啓費用需要2千億元,也只要再多運轉3年即可。

曾文生對此提出反問說,核四一旦裝填燃料棒卻發現沒辦法運轉,無論這個時間多久,最後都要走上除役的程序,這個程序需要的時間跟花費,是5年5百億的五倍還是十倍?他進一步指出,核四廠一旦發現不安全,將要付出啓動好幾倍的時間跟代價才能將它結束。

在珍愛藻礁議題上,陳憲政直言,減少碳排是國際趨勢,但是,政府左手喊淨零排碳,右手則拚命蓋化石燃料設備。天然氣不是愈多愈好,天然氣是過度的能源,剛好就好,當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所有的化石燃料設備,閒置率會達到六成,花1,300多億蓋三接,不但將造成成本難以回收,還將會債留後代,這些錢用在企業轉型、在節能減碳、發再生能源,纔是無悔的政策。

王美花則引用IEA能源總署的報告指出,從減排到零碳,天然氣是非常重要的橋接的工作,以天然氣替代煤,可以減排、降空污,政府當然會推再生能源、推節能減碳。三接是爲護藻礁、穩供電及降空污,如果三接公投通過,將會很嚴重的對供電、減排及空污,產生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