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總書記看中國|“鹼嘎巴”變出“金疙瘩”
(原標題:跟着總書記看中國|“鹼嘎巴”變出“金疙瘩”)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考察了舊城鎮仙莊片區鹽鹼地麥田,實地瞭解鹽鹼地整治、旱鹼麥種植推廣及產業化情況。
“旱了收螞蚱,澇了收蛤蟆,不旱不澇收鹼嘎巴。”地處渤海之濱的滄州,土壤鹽鹼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產田和鹽鹼荒地。這句順口溜,曾經是當地農業勞作的真實寫照。
提起鹽鹼地(俗稱“鹼嘎巴地”),熟悉農業農村的人們或許會聯想到,每逢秋天田地裡,泛起的那一層白花花的鹼嘎巴(鹽末)。“鹼嘎巴地上種糧難”。多少年來,老百姓受夠了土地鹽鹼的苦。
如今,利用鹹水結冰灌溉技術改良鹽鹼地;採用化學、生物等方式改良土壤結構,提升地力;開發微壟覆膜側播保墒技術,減少水分蒸發;引進抗鹽鹼良種……科技優先、綜合施策,隨着多項技術成果的不斷推廣,滄州昔日的鹽鹼地正變得生機勃勃。
目前,滄州已完成鹽鹼地綜合整治項目200餘個,建成高標準農田200餘萬畝。2023年,全市100.2萬畝旱鹼麥獲得豐收,畝產達到245.4公斤、總產達到24.5萬噸,較上年分別增長22.1公斤和2.13萬噸。
向鹽鹼地要食物,向特色農業要效益。
今年2月29日,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旱鹼麥特色產業創新基地在滄州成立,這是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設立的首個基地。基地立足鹽鹼地特色產業,聚集國內優勢創新資源,開展全產業鏈創新研究、集成示範和成果轉化。
新的希望,每天都在滄州這片土地上生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