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攝影師的鏡頭 收藏城市風景與記憶
水島貴大拍攝的巷長們,是地區的聯絡網。(當代館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以攝影解讀與儲存城市的記憶,臺北當代藝術館(當代館)今年的街區藝術展,由攝影師沈昭良擔任策畫,邀集包括臺灣、法國、日本、馬來西亞的9位攝影創作者,透過鏡頭書寫街廓景觀。
沈昭良指出,回顧攝影類型的更迭發展,城市、街廓的景觀、空間、生命樣態與人類活動,一直是世界各地攝影創作者積極投入的書寫對象,此次結合了當代藝術的資源挹注,將來自國際與外部的視野帶入,走進街區一一突破布置等問題,也嘗試不同的布展可能性與材料,是攝影與當代藝術、街區很好的互動。
從當代館到心中山線形公園、赤峰街,均爲此次《城市密碼.臺北賦格》街區藝術展的區域,在建成國中的古蹟窗框上,首先會看到攝影師何鴻志特別在人潮退去的深夜時分所造訪的巷弄,《暗訪》系列呈現城市靜謐的身影。日本攝影師水島貴大透過赤峰街上光能裡裡長,拍攝了世代生活在此「打鐵街」的「巷長」,所謂「巷長」實是將訊息傳達給里長的人,地區聯絡網的角色,正宛如「城市密碼」。
陳彥呈的《都市.鐵花》聚焦於住商混合的街頭,建築表面也因個人喜好和功能,裝置玻璃、鐵器、石塊等複雜元素,呈現藝術家對都市美學的獨特視角;李雅妍的《悠遊赤峰》也捕捉了新舊疊合的樓房,土洋混雜的風格加上刻意重組,形成視覺上的趣味。
林軒朗的《心中山》觀察街區老屋的商家、五金維修行、市場;鄧毅駿《三角窗》展現了住宅或店家前的植物生長樣貌;餘白的《室內之城》是小吃店、髲廊等商業空間,都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城市的小故事與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