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節氣調理 冬病夏治把握三伏天

中醫師陳潮宗指出,今年三伏天多達4天,每貼一次,就能起到一次作用,建議民衆不妨趁此機會改善體質,末伏落在8月10日,可好好把握。(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時序進入炎熱的夏天,冷氣、冰飲卻加重了過敏性相關疾病,包括氣喘、蕁麻疹等症狀。中醫師建議,現在正是「三伏天」,可以趁此時「冬病夏治」,尤其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逢「閏月」,三伏天多達4天,不少中醫師直接推出「3+1」,民衆可以貼滿4次,效果更優於傳統3次,末伏落在8月10日,可好好把握。

三伏天是中醫醫療院所爲過敏性疾病、預防感冒提供灸貼的熱門季節,根據定義,是指夏至後的第三、第四個庚日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這是一年當中最炙熱的三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灸療。

中醫師陳潮宗指出,原本今年2023年的三伏天爲7月11日、7月21日、8月10日,但由於今年是閏月,夏至當天正好是庚日,因此要往後遞延,分別爲7月21日、7月31日與8月10日,但也可廣義的將7月11日也算入,也就是說,今年共有4天,每貼一次,就能起到一次作用,不妨趁此機會改善體質,多貼一次效果更能加強。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三伏貼是利用夏天最熱的三個節氣,此時人體體表微循環是最好的,容易將體表藥物吸收,然後刺激穴位,根據文獻統計發現,對於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皮膚炎的效果最好。另外對於免疫、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及腸胃道菌叢也有調節作用。

詹永兆表示,2006年臺灣的研究報告,三伏貼第一年貼完約60%病人症狀會改善,而根據中國大陸的報告,貼完三年約有80%的效果,其中以氣喘咳嗽改善最好。

但是否非要在三伏天這幾個特定的日期貼?陳潮宗表示,近年氣候越來越炎熱,「每貼一次,就能導入陽氣一次」,即使錯過初伏等時機,只要能在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即8月15日前完成即可,且中間間隔日也可從原本的10天縮短爲5天,不會影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