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懷鬼胎,這犯罪喜劇很邪火

在今年五一檔的新片裡,由楊冪、于謙、田雨等人主演的《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是唯一的懸疑喜劇類型。

影片講述四個互不相識的人因爲相同的利益動機聚在一起,不料事成後分贓之時,竟牽扯出一樁命案。

隨着四人的身份逐漸被揭開,這場火鍋局背後的真相也隨之浮出水面。

作爲導演丁晟繼2019年《特警隊》之後的新作,《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沒有延續他以往的犯罪動作片風格,而是通過羣像+密閉空間的懸疑片模式詮釋出一樁不斷反轉的“小人物故事”。

面對全新的題材與內核,導演丁晟在創作中經歷了怎樣的思考?拍攝過程中的難點又在哪裡?

那麼本期【大咖講述】,就聽丁晟導演來解構這部新作幕後的種種故事。

Q1:手癢癢特別想創作

小萬:《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是一部反轉不斷、有些黑色幽默的作品,是什麼契機讓您選擇這樣一個項目和這樣一個故事?

丁晟:我覺得真正的契機是疫情。因爲原來我手上還有別的項目,可疫情導致我不太可能申請下來很複雜的外景。

但那幾年我還想拍東西,手比較癢癢特別想創作,所以就想到了這樣一個想法——很早之前成龍大哥和我聊天,說過他其實很想拍一個單一空間、人物比較少的故事。

我做過一次創投評委,也看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是寫一個在戲院後臺分贓。但它不是一個喜劇,於是我又想起我在電影學院當老師,我的學生寫了一個一幫人吃火鍋的故事。

後來我就把學生拉進來,把創投作者也拉進來,還有我的另外一個搭檔,我們四個就攢了這麼個點子。

小萬:新作和您之前導演作品在風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這次爲什麼想拍一部喜劇作品?

丁晟:我自己挺喜歡喜劇的,這次想做點屬於自己風格的喜劇。

我以前也拍過比較輕鬆的作品,一個是《大兵小將》那種輕喜劇,一個是有點像動畫片的《鐵道飛虎》。

但這次我想再清晰一些,寫一部我自己喜歡的喜劇,所有的人物跟着情節走,情節剛一出來就讓大家有想笑的感覺。

Q2:我要放棄自己的優勢

小萬:這次在創作《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中有什麼突破和難點嘛?

丁晟:這件事兒(拍《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我要放棄自己以前的優勢。

以前,特別是在拍《特警隊》的時候,我會故意把故事簡單化,把我比較擅長、比較喜歡的動作戲儘量多放,讓大家視覺方面比較愉悅。

《特警隊》

但我後來覺得不成,觀衆心中對故事的要求還挺高的,而且觀衆的閱片量一點不亞於我們做這行的人。

《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就是我想和觀衆們“玩”的一個故事,讓大家滿意了,是不是就能證明自己進步了,或者能證明自己確實是有兩把刷子做這件事。

當然也有可能失敗,也可能這部作品就是我跟自己較個勁,因爲電影裡幾乎都是我不擅長的東西。

丁晟:比如我要求主角們不能出這個屋,不能有開槍、撞車的大動作場面,要求不能有那麼多的場景切換。我就在這個屋裡面把這5人的故事挖到極限,就寫這5個人一起往前推的故事,少一個人的故事都不成的那種故事,這個是我以前從來沒幹過的。

可以說疫情讓我靜下來了,踏踏實實一定要做下去,給自己一個信念,一定要把片子拍出來。如果沒有疫情讓我在家呆着,我不會拍這個片子。

Q3:火鍋是不用設計的東西

小萬: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火鍋、變臉、劇場等衆多川渝元素,它們背後有什麼特殊的含義,爲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背景設定?

丁晟:其實火鍋、麻將、戲曲,包括整個戲院的氛圍是很自然它就出來了。

在行動開始前,你不能讓五個人乾坐着,他們得有事兒幹。既然寫了四川那邊的事,當地的人最常乾的事就是打麻將吃火鍋,這很自然幾乎是不用設計的東西。

小萬:在拍攝過程中,讓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場戲?電影的哪個橋段您最滿意的呢?

丁晟:我最喜歡“分屍”那場戲。

因爲這場戲剛好出現在影片中期,它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它既不能太“飛”,不然觀衆們會覺得太扯了,就跟不下去了。它又需要很荒誕,讓觀衆相信他們真的會走到這一步,所以這段特別難寫。

而且這個橋段,在我們的影視作品裡面很少見,大家通常覺得不會到這一步,不會所有人很有儀式感的決定要給他“分屍”。

好在最後效果還不錯,那場戲的反饋也確實很好。

Q4:五個人物是均衡的

小萬:楊冪 飾演的幺雞在片中很有反差,您對幺雞這個角色有什麼特殊的設計嗎? 這次和楊冪合作,您的感受如何?

丁晟:幺雞這個角色在劇本階段的造型反差感還沒有那麼大。後來造型指導給我提的建議,說乾脆就給她弄得狠一點,讓她前後人物的變化大一點,於是纔有了現在一頭紅髮的造型。

其實不光是幺雞,片中的五個人物我認爲是均衡的,每個人都展現了不同的風格,幺雞毫無疑問是我要最使勁的那個,因爲她是唯一一個女性角色。

選擇楊冪就是因爲很合適。合作之前,她的戲我看得不多,我就是期待楊冪在片中也有新的突破,實際上她也做到了。

小萬:除了幺雞之外,其餘的幾位男演員的表演也同樣精彩,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是出於怎樣的考量選擇了于謙和田雨這兩位男演員?

丁晟:于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人選。我都在想,如果於謙不答應,我該找誰?因爲九餅這個角色是個曲藝行的人,他身上那種曲藝行的勁兒,真的很難去教別人。

跟于謙合作,他的創作狀態特別好,完全是一個職業演員的狀態,而且非常知道我需要他本色的是什麼東西、他自己在哪些地方有施展的空間。我們倆的交流非常通暢,非常高效,三言兩語就把事說清楚了。

丁晟:田雨就是老戲骨,我覺得他一年是不是得演10部戲 (笑) ,對他來說,所有的角色他都會加他自己的理解。

很 有意思的是,田雨開拍之前會跟我分析角色,他不光分析他自己,他會把所有人都分析一遍。我跟他的交流實際上很多時候是半吵架的狀態,但最後的成果還是挺好的,我相信他也很享受我們之間碰撞的創作過程。

Q5:給觀衆解解悶

小萬:爲什麼選擇“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這個片名?您想通過這部電影表達一種怎樣的情緒和內核?

丁晟:電 影的名字其實是偶然得到的。開始聊戲的時候一直沒有合適的名字,然後有一天我的搭檔說了一句臺詞,我就靈感來了,感覺這句臺詞當名字的話會很有意思。

丁晟:內核的話,我作爲電影人,其實想做一個讓大家能夠開心快樂的東西。說白了我不想燒腦,你看這個電影你會覺得有條理、有樂趣,而且比較新穎,給觀衆解解悶。

我不想讓大家看片的時候很疲勞,或者說多麼深刻的意義,我從來都不放說教,我把自己想表達的隱隱的放在裡面就行了,大家圖個快樂,這樣就夠了。

小萬:在未來您還會嘗試不同風格的作品嘛?目前有什麼新片計劃,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丁晟:這次 我確實看到了另外的可能性,往後我不管是拍什麼戲,我都會先把故事寫好。

先好好經營故事,因爲好故事很難,我不會很草率地開任何一個項目。

有幾個項目都已經寫完了,包括疫情前就開始寫的《保鏢故事》 ,我想把故事寫得再好一點。

點擊購票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大咖講述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