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全面免學費 校長:若排擠其他教育經費 要三思而行

教育部公佈「定額補助私立大專學雜費助學方案」規劃,估一年可減免新臺幣2.5萬元以上學雜費。行政院長陳建仁21日加碼宣佈,未來還有其他配套措施,包括「高中職學費全面免費」、「學貸延長」;圖爲高中職學生放學走出校門。(郭吉銓攝)

行政院長陳建仁宣佈推動高中職全面免學費,高中校長表示,如果這項政策會排擠到教育預算,他請政府三思而行,以免影響到國教品質;但家長則說,高中職可說屬於國教範圍,加上之前免學費排富條款造成抱怨,因此多數家長都支持高中職全面免學費。

教育部從2011年起推動12年國教,並從2014年起實施高中職免學費,但在高中端設有排富條款,家戶所得148萬元以上者,他們的小孩讀高中還是要繳學費。現在,陳建仁宣佈要推動高中職免學費,只是將原本的排富條款拿掉。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秘書長、新北市新莊高中校長謝金城說,推動高中職全面免學費需要一大筆預算,而且每年都要花這筆錢,如果因此排擠到教育預算,他要請政府三思,不應該急着去做。

謝金城說,現在學校經費都很拮据,如果政府因爲推動高中職全面免學費政策,而減少對學校的補助,那會減損國教品質。他認爲,在少子化後,政府的稅收會減少,財政大餅不容易增加,推動高中職全面學學費的錢到底要從哪裡來,有必要說清楚。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輔導理事長彭淑燕表示,之前高中職免學費的排富調條款弄得不精準,引發不少家長抱怨,「明明其他人住豪宅、開名車,但他們的小孩讀高中職卻免繳學費,而我們只是一般家庭,卻要繳學費,很不公平」。

彭淑燕說,過去高中職免學費排富條款是以家戶年所得148萬元爲門檻,但這是依據繳稅的資料來判斷,但有些人從事的工作雖有很好收入,但卻沒有扣減憑單,不太需要繳稅,這造成不公平。

彭淑燕指出,高中職雖不是義務教育,但已是國民教育的一環,加上原本排富條款造成的不公平,因此她認爲若政府推動高中職全面免學費,多數家長會支持。

全國私立中學聯盟輪值主席、臺中市僑泰中學校長溫順德表示,之前高中免學費政策設排富條款,這不符公平正義,因此他們這兩年一直主張要取消排富條款,讓所有學生免學費,現在政府決定這樣做,他們表示感謝。

不過溫順德也說,高中職免學費政策,是學生的學費由政府來付,但就學生讀私立高中來說,學校每人每學期負擔的成本是2萬9000元,但教育部僅付2萬4000元,這造成私中經營困難,建議教育部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