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監管 網企收入成長跳水

大陸網路業務收入增速

大陸高壓監管網路產業大幅影響當地企業收入,在2022年前2個月當地網企業務收入增速銳減,從2021年穩定在20%以上,降至當前5%水平,網路產業在大陸產業版圖的重要性與話語權,正迅速減少。

大陸監管層在2020年底開始整頓網路產業,動作至今未停歇,從業內企業收入數據上已明顯反映出在政策下出現生存壓力。工信部30日公佈的數據指出,2022年1至2月大陸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人民幣(下同)2,223億元,年增5.1%,增速較2021年全年回落16.1個百分點。

在2021年期間,大陸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增速進入爆發期,但也能看到年內受到監管壓力的影響,增速不斷滑落,從年初的近三成一直降低至年底的近兩成。

在2022年1~2月,該指標就跳水式滑落至5.1%,工信部表示,期間以資訊服務爲主的企業發展較緩慢,提供生活服務、網路銷售服務的平臺企業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不過研發費用有小幅收縮,利潤也出現下滑,期間以上網路企業共實現利潤總額135億元,年減7.4%,相較之下2021全年利潤成長13.3%。

大陸監管除重創網路產業外,也對整體民營企業造成大打擊,包括網路在內等許多以民營企業爲主的產業與公司,市值在2021年大幅蒸發,當年甚至出現近8年來首次大陸民企在百大市值公司之中的佔比下滑的情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近日報告指出,在2021年底,大陸百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有49家爲民企,數量低於前一年的53家,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下降。報告表示,大陸監管層在2021年大幅對網路、教育、房地產等行業進行高壓監管,導致市場出現拋售,相關企業的市值也大幅蒸發。

華爾街日報近日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目前網路直播行業成爲大陸監管層最新的目標,預計會進行內容審查,並在該領域針對年輕族羣盲目消費行爲進行管控,可能限制用戶每日的「鬥內」(贊助、捐獻)額度,甚至可能會直接管控直播主每日收到贊助的上限,該市場規模約有3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