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設行人庇護島接連被撞 工務局將與交通局會勘

涂姓男子27日駕駛汽車,從高市小港區長興路左轉沿海路,自撞新增設保護行人的庇護島。記者王勇超/翻攝

高雄市小港區沿海、長興路口及沿海、立羣,去年12月底新增行人庇護島,但啓用後卻屢傳車禍,從今年1至2月,兩處路口光是有報案紀錄的車禍就有4起,當地居民反映,希望市政府能改善。高市府工務局說,近期有駕駛人不熟悉路況或未注意,自撞新增的行人庇護島,工務局將邀請交通局一同會勘研議。

警方表示,涂姓男子(45歲)昨天駕駛汽車從小港區長興路左轉沿海路,疑因不熟悉路況,自撞新增設保護行人的庇護島,涂姓男無明顯外傷,意識清楚,經警方酒測,呼氣酒測值無酒精反應,詳細肇事原因尚待釐清。

塗男的汽車撞上庇護島的消息傳開後引起議論,有網友把汽車「騎」上庇護島的照片貼上臉書社團,表示「又看到一臺被擊落了,轉彎真的要減速注意」。有人批評庇護島設計不良,如同在斑馬線外放了一塊大石頭,造成道路縮減,不熟路況的人容易撞上。也有人說,轉彎車有「切西瓜」的壞習慣,纔會撞上庇護島。

警方說,官方車禍統計僅記載碰撞交通島的事故,並未細分出是行人庇護島還是分隔島,高雄市今年1月1日至2月15日狀及交通島事故共有17件,以前鎮、小港及楠梓區爲發生熱區。

小港警分局說,沿海、長興路口及沿海、立羣路口,從今年1月至2月27日,共發生4起車輛撞到庇護島的車禍,小港分局分局長徐釗斌爲此到現場瞭解,並呼籲行車應注意車況及安全,避免事故發生。

高市交通局說,庇護島是爲了保護行人安全而設置,有轉彎導引線及鑽石級反光標誌,島頭也請工程單位畫黃黑斜紋,汽車轉彎應該越過中線再轉,避免造成交通意外。

高市工務局說,高齡化時代許多老人家步行緩慢,爲顧及穿越馬路安全,設置行人庇護島,讓行人在號誌變換時,有處能夠站立停等的空間,中央近2年來廣推行人庇護島;近期有駕駛人因不熟悉路況或未注意,自撞新增設保護行人庇護島,工務局將邀請交通局一同會勘研議。

涂姓男子昨天中午駕車自撞長興路、沿海路口的行人庇護島,消息傳出後,高雄市警局小港分局長徐釗斌與部屬來到現場研議改善。記者王勇超/翻攝

涂姓男子昨天駕車自撞長興路、沿海路口的行人庇護島。記者王勇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