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2社宅動工 陳其邁:不似臺北鴿籠

在高雄小港興建的山明安居及水秀安居兩處社宅昨由市長陳其邁(右4)等人持鏟動土。記者王昭月/攝影

國家住都中心在高雄小港興建的「山明安居」、「水秀安居」社宅昨動土,2案合計555戶,總經費達26億,高雄市長陳其邁說,高雄社宅空間大,民衆負擔得起租金,不似臺北市動輒1坪租金要價3000元,又小得像「鴿籠」,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羣指高雄社宅戶數在全臺居冠,盼高雄經驗能複製到其他縣市。

小港山明、水秀2處社宅是小港區首案,預計2027年完工,山明安居將建地上14層、地下3層建築;水秀安居建地下2層,地上12層,均規畫有託嬰中心、商業店鋪,其中身障設施是高雄首設,兩案均具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建築3大標章。

住都中心表示,高市已決標1萬5926戶。內政部政次花敬羣說,高雄社宅建設是中央與地方合作的典範,盼高雄經驗能夠複製到其他縣市,新建的社宅不只安全且節能減碳,經由社福設施等標配,同時建立起社會安全網,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並說,現今社會住宅全數導入及落實循環經濟及淨零碳排。

高雄市長陳其邁說,爲滿足青年朋友住的需求,高雄連亞灣黃金地段都蓋社宅,「很有誠意」。他同時向大林蒲居民喊話,預定遷村地蓋的社宅會比照「山明」・「水秀」規格,連議員蔡武宏都說想住。

陳其邁也更舉「凱旋青樹」社宅爲例,指9坪大的單人房每坪租金才570,但臺北出租的房子像鴿籠,1坪租金動輒3000。高市議員鄭光峰說,高市府重視社宅政策,但再盡力興建,恐怕仍供不應求,建議鼓勵民間釋出未使用的房子供包租代管,可補實社宅數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