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宣化鎮:盤活庭院“方寸地” 打造增收“聚寶盆”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張玉峰 閆靜蓉)高臺縣宣化鎮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農戶有序發展小庭院、小果園、小家禽、小手工、小買賣、小作坊等“五小”產業,使農家庭院“方寸地”成爲農民增收的“聚寶盆”。

冬日,走進朱家堡村村民王財全的家,遠遠就聽見後院清脆的雞鳴聲和鵝叫聲,一進院,濃濃的煙火味撲面而來。暖烘烘的客廳裡其樂融融,王財全年邁的父母和他的妻子正逗着小孫子玩樂,後院的圈棚裡六七頭黃牛悠閒地吃着草料,十幾只綿羊躲在牆角打量着生人。

“前幾天剛賣了4頭牛犢,收入2萬多元,每年出欄十來只羊羔,還能賺四五千元,加上莊稼地裡的收入,全年的收入在20萬元左右。”王財全說。他在後院搞養殖將近20年了,自繁黃牛從十多年前的一兩頭髮展到現在的八九頭,羊羣保持在10只左右。每年春天抓上20多隻小雞和幾隻大鵝,加上自養的20多隻鴿子及牛羊、雞鵝,庭院經濟紅紅火火。50畝耕地以經濟作物爲主,種點小麥作口糧,秸稈喂牛羊,糧渣養雞鵝,種養兩不誤。王財全表示,雞鳴狗叫娃娃吵,纔是農村該有的樣子。王財全家四世同堂,大小七口人,如今也算是大家庭了,老人照管家裡,他們兩口子種莊稼,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從杏兒黃到桃李香,園子裡的花果就沒間斷過,今年,果樹進入盛果期,小果園收入1萬多元。”臺子寺村村民馮國喜高興地說。隨着年齡的增大,他種地已有點力不從心,早些年,門前的幾棵杏樹只夠自家採摘。直到五年前,他在自家屋後的3畝地裡栽上了杏樹、桃樹、李子、西梅、香梨等優質果苗,院裡再養些雞羊,不但讓他嚐到了甜頭,也成了他和老伴日後養老的保障。

近年來,宣化鎮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鼓勵有條件的農戶在後院“方寸地”上“牽牛鼻”“薅羊毛”,在新建、改建示範點建起獨具特色的桃花街、杏樹巷、梨樹灣,“見縫插針”式打造推窗見綠,開門賞花,伸手摘果,綠美相融的和美鄉村。目前,全鎮從事五小產業的家庭達825戶,每年可增加收入670萬元。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踊躍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