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買電補缺口 臺電喊冤:非每度都10元

臺塑化汽電共生機組破管,加上高溫用電多,臺電昨祭出需量競價最高10元向民間買電,遭立委批4月就缺電。臺電今解釋,需量反應措施行之有年,是遇到機組無預期故障纔會啓動相關輔助。(圖/達志影像提供)

因臺塑化汽電共生機組破管,加上高溫用電飆高,臺電昨緊急動用用「需量競價」措施因應,每度最高給到10元請工廠抑低用電,最終將備轉容量率維持住7%,但今也遭立委質疑「怎麼4月就開始缺電?」。對此臺電急說明,需量反應措施行之有年,當遇機組無預期故障等突發事件時,可以相關輔助措施穩定供電,報價也有5、6元,並非每度都10元。

臺電表示,需量反應措施自1979年起推動,行之有年,爲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各國電業普遍採行的作法。臺電持續推陳出新不同需量反應措施,例如需量競價、時間電價、計劃性調整用電措施、即時性調整用電措施等。

其中需量競價是2015年推出,由用戶提報願意減少的用電自訂回饋價格,與其他參與用戶及臺電發電機組相互競價,得標後依約配合減少用電,可依報價下期扣減電費。

臺電表示,當機組無預期故障等突發事件時,備轉容量就是坐板凳待命的發電機組,昨(18)日是因民間汽電共生機組故障,除調度其他機組支援外,另外就以時間電價、輔助服務及需量反應等措施輔助,確保供電穩定。

但需量競價因爲以高昂價格收購頻遭質疑,臺電解釋,並非每度電都以10元收購,依規定是每度「最高」報價可以達到10元,也有可能報價5、6元,臺電會根據負載需求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