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8 | 各位大佬 不祝你一帆風順祝你乘風破浪

文| 孟倩 崔玉賢 閆妍 彭麗慧 章劍鋒

編輯| 蕭陽

出品| 本站科技《後廠村7號》欄目

2018年的最後幾天,北京酷寒無比,行人凍得瑟瑟發抖。

滴滴高管12月被告知沒有年終獎,程維很久已經不在公開場合露面,外界記憶最深的還是“樂清事件“之後程維道歉信。劉強東在性侵風波114天后,終於等待了美國檢察院不起訴的公告,他向奶茶妹妹道了歉,但股價已經跌掉了1000億元,人設崩塌。

7月,創業8年的雷軍終於把小米推上市,同樣創業8年的王興在9月也敲響了了港交所的鐘。7月,黃崢把納斯達克的鐘搬到了上海,拼多多三年的市值達到了300億美元,成爲逆襲黑馬。

除了拼多多,張一鳴的頭條系是最爲亮麗。抖音的崛起席捲了短視頻的生態,馬化騰坐不住,頭騰之戰打響。騰訊架構進行了史上第三次調整。李彥宏在5月痛失陸奇後,親自站臺推廣AI戰略。倒是兼佛系和匠系的丁磊老闆,“白天養豬,晚上打碟”。

馬雲老師在教師節宣佈了第三次退休,除了即將接班的逍遙子張勇,阿里的各大子公司的高管多數又騰挪了一遍。

焦慮和煎熬的2018年快要過去了。你會懷念它嗎?2019年會怎麼樣呢?有人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艱難的一年,也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在2018年最後兩天,來吧,讓我們倒帶,看看十位中國互聯網最有權勢的大佬,他們的2018。

程維&劉強東的2018: “劫後餘生”

程維的“安全劫” :請停下腳步,等一等良心

8月28日晚,在樂清女孩被順風車司機殺害的第5天、在21歲空姐被殺害的115天,在三日被14地政府約談後,在輿論鋪天蓋地的批評聲中,程維和柳青的聯合道歉信姍姍來遲。

程維在道歉信中說“深感自責與愧疚“,是“好勝心蓋過了初心“。但輿論的批評依然洶涌而至,滴滴的價值觀也被拿出來拷打。

作爲平臺方,是增長重要還是安全更重要?在底層的價值觀裡,乘客的安全是否放在第一位?還是可以糊弄?有投資人說,國民級的應用必須承擔起國民級的責任,網友發出了”滴滴,請停下腳步,等一等良心。”

“樂清事件”,程維面對的不僅僅是輿論的指責,滴滴品牌的信任度的下滑,還有各地政府的約談,以及監管的高壓。滴滴捲入了創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輿論危機中。

在2018年最後的四個月,程維不得不補“安全”這一課。

8月27日,滴滴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9月4日,滴滴啓動安全大整治。之後,陸續上線司乘端“一鍵報警”功能,添加緊急聯繫人等7項安全措施。

12月5日,程維宣佈組織架構升級,任命首席出行安全官。

樂清風波之後,程維與“TMD“(頭條、美團、滴滴)組合中的另外兩位創始人王興和張一鳴漸行漸遠。

也許,從創立開始,以規模和增長爲核心的價值觀的程維,“安全”這個劫,是遲早的事情。

劉強東的“桃色劫”:方知妻美

和程維一樣,2018年,劉強東也公開道歉了。

12月22日,身陷桃色醜聞114天后,劉強東發微博向奶茶妹妹道歉,稱感到“自責和後悔“,”要重新承擔一個好丈夫的責任。”

當天,明尼阿波利斯市亨內平縣檢察官辦公室公佈劉強東事件的調查結果,決定不予起訴。“一切都是自願的”,劉強東在法律上無罪。

隨後中國婦女報點評:法律後面還有道德,“劉強東這次沒事了,但我們不希望他跟沒事人似的。”

這個距8月31日爆出的“劉強東性侵中國女留學生”已經過去了114天。在這期間,京東的市值一度蒸發1000億元,即使是22日劉強東被宣佈無罪後股價有所回升,京東的股價在25日報19.75美元,與4年前上市時的19美元相差無幾。

在114天裡,不確定的前景籠罩着京東集團,“沒有第二號人物”的組織架構讓讓公衆對京東的未來擔憂。

劉強東的個人聲譽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劉強東性侵”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好男人、好老公、好領導”人設崩塌。

該事件後,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都看不到劉強東的影子。

股價、品牌、威信、政府關係巨大挫傷等,是劉強東這個“桃花劫”的副產品。可是,劉強東這一劫,不是也是命中註定的麼?

雷軍&王興的2018:流血上市

王興:四處樹敵

“我還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是真的大海上比船還要高的那種浪。”

美團9月在香港上市後,王興在飯否上寫道。作爲創業九敗一勝的典型,王興思考的深度和戰略的前瞻性在創業者中出類拔萃。

對了,“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這個段子也是王興傳出來的。

9月20日美團上市,當天市值突破4000億港元,12月28日,美團收盤的市值只有2419.54億港元,蒸發1580億左右,跌掉39%。

雖然流血上市,但王興的野心和“無邊界”的思想已經爲對手所見識和憚忌。在出行領域向程維開戰,在酒旅和攜程交鋒,公開和阿里撕破臉皮,還接管了“燙手”的摩拜。

美團點評11月22日發佈的2018年Q3財報,淨虧損依然達到24.6億。

要做 “無邊界”的互聯網巨頭,在困難的2019年,王興如何出招? 難道真的可以在 “退潮時可以去水邊賣泳褲”嗎?

雷軍:我爲什麼奮鬥

1969年出生的雷軍,比馬化騰(1971年出生)年長,但小米卻比騰訊晚了14年在香港上市。7月9日,雷軍重重的敲了港交所史上最大銅鑼,這不是雷軍第一次敲上市鍾,卻是他最爲看重的一次。

小米的上市之路並不順利,估值傳聞到1000億、800億、700億美元,再縮水到上市的465億美元,而且上市當天破發。儘管之後小米市值有所上漲,但到了12月28日,小米市值只有373億美元,跌了19%,蒸發了92億美元。

到今年10月,小米的手機出貨量超過了1億臺,雖然比華爲的全球2億臺少了一倍,但小米手機早從低谷走出,進入了中國市場的前四。

臨近年終,雷軍和董明珠的五年10億賭注的賭局到了。

根據小米和格力的上半年財報的估算,五年後的2018年,小米的營業額很難超過格力,不過沒有太多的人care了,互聯網模式著稱的小米正在重補線下零售的課程,10月,小米之家已經開了200家,未來三年,雷軍還想開到1000家。董小姐也在擁抱互聯網。?

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融合,已是無可忽視的趨勢。

小米上市,雷軍給員工和合作夥伴送了金色的米兔,每個人的人名下面,刻着“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字樣。小米上市,至少誕生了5個10億美元身價的的富翁,衆多早期跟隨的員工實現了財務自由。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雷軍這句金句,在未知的2019年,多麼的慰籍人心啊。

張一鳴&黃崢的2018:五環外

黃崢:邊逆襲 邊爭議

“我們的核心五環內的人理解不了。”

隨着黃崢一次採訪,“五環外”成爲了年度熱詞,“五環外”所代表的三四線下沉市場也成了創業者和投資人蜂擁而上的新大陸。

7月拼多多納斯達克上市,市值出人意料地暴漲40.53%,收於295.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元。成立於2015年9月的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從零幹成了兩千億級市值的大公司,令人瞠目結舌。

上市當天,黃崢所持股票價值約138.5億美元,身價超過劉強東。有好事者還計算,他的身價是王思聰的20倍。

上市後,拼多多一邊被投資人和創業者視爲“聖經”,電商和社交界紛紛研究拼多多的玩法,拷貝拼多多社交電商的模式,研讀黃崢早年寫那些思考文章;一邊是輿論上的“山寨、假貨”的質疑聲,強制關店、下架疑似假冒商品鏈接,成爲了拼多多經常對外傳播的內容。

不走尋常路的黃崢, 說自己“不混圈子,也不想和其他人交流”,但他的背後,是強大的朋友圈和導師團:丁磊、段永平、孫彤宇、王衛、馬化騰。

黃崢不是不混圈子,而是不混他看不上的圈子。

張一鳴: 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

張一鳴是另外一個得益於“五環外”人羣的選手。

很多白領精英階層不喜歡頭條系的產品,也很少用頭條系產品,但卻敬佩張一鳴的佈局和戰略。三四線城市紅利,是從頭條系開始被白領精英階層所矚目2018年,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雖然沒有上市,但10月傳出來的消息,最新一輪估值到了750億美元。抖音的日活日活超過了2億,還有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視頻,都是超過千萬日活的選手,頭條系正在成爲騰訊最大的敵人。騰訊去年還請張一鳴去內部講課,今年“頭騰大戰”就打響了,馬化騰的微信屏蔽了抖音的分享鏈接,馬化騰還和張一鳴在微信開懟了。

今年上半年張一鳴也寫了一封道歉信,叫《致歉與反思》。“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衆號在上半年被永久關停,今日頭條被要求“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產品”;包括今日頭條資訊、火山小視頻、抖音、西瓜視頻在內的App都受到整改影響。

在《致歉與反思》後,張一鳴度過了危機,但是張一鳴低調了很多,他卸掉了今日頭條的CEO。

歲末,外媒煞有其事的扯起百度和字節跳動是否會合並,被淪爲談資。早在幾年前,騰訊和阿里都紛紛伸出橄欖枝要入股,都被張一鳴拒絕了。

不站隊的張一鳴,越做越大。張一鳴的野心,也許如同范冰冰所宣稱:“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

不過,也有人看空頭條的前景,認爲抖音和今日頭條的增長難以持續,頭條系的產品邏輯,如同遊戲產品的邏輯。在產品週期之後,用戶會因爲厭倦而離開。

其實有所期待,2019年的張一鳴,會走到哪裡。

李彥宏&丁磊的2018:“佛系”

李彥宏: 痛失陸奇

李彥宏把陸奇推到前臺一年後,自己又不得不走到了前臺。

5月18日,陸奇宣佈離職百度,兩天時間,百度市值大幅縮水14%,市值損失近900億人民幣。

陸奇的離開在百度內外掀起了大波,百度All in AI的大開局始於陸奇的加盟,陸奇離開後,百度AI何去何從?面對滔滔輿論,李彥宏不得不攜手陸奇面對百度員工的詢問。

陸奇現場否認被排擠出局,李彥宏表示會將陸奇發起的戰略和做法發揚光大。但高管陸續離開,李彥宏被外界稱爲“孤獨的創始人”。

AI戰略未捷,先折大將。陸奇到底爲何離開百度,說法不一。但是百度的AI戰略,卻關係到未來百度10年的佈局,李彥宏自己不得不抓。在百度大會上,百度宣佈了系列成績單——L4級自動駕駛量產車下線。

除了AI,百度還有一個主航道是feed流(信息流)。在百度大會上,李彥宏公佈了一組數據,百度APP日活躍用戶數達1.6億;9月份,百度家族20多個App月活(去掉重複用戶數據)達到9.9億。

而頭條系,在百度內部列爲最大的敵人。

百度的資深員工中流傳着這樣一類說法:“搜索代表百度的過去,人工智能代表百度的未來,而信息流代表百度的現在”。

李彥宏和張一鳴,2019年,也終有一戰麼?

丁磊:以匠心致創新

丁磊是大佬中少有的不焦慮者,面對記者時總是帶着樂呵呵的招牌笑容。

2018年,丁磊少有的參加了《十年二十人》節目錄制,回顧中國互聯網十年,談了談創辦本站二十一年的一些感悟。“本站出品,必屬精品”成爲本站的烙印,丁磊則被外界打上文藝、佛系的標籤。

用丁磊的話來說,本站是“一家兼具佛系和匠系的互聯網公司”。

2018年遊戲和電商保持高速增長。同時,在教育、音樂等垂直領域的佈局正在逐漸顯露能量。10月12日,本站宣佈成立電音品牌——放刺FEVER,旨在打造一個綜合性電音服務平臺。丁磊還現身上海夜店,化身爲DJ打碟,爲本站雲音樂DI音樂電臺站臺。

於是,有人戲稱丁磊:白天養豬,晚上打碟。

對電商,丁磊堅定地表示本站電商致力於打造一個每天都是“雙十一”的平臺,中國需要將零售業真正當作服務業來做。

談在線教育,丁磊拿出1億元支持教育公益,來支持更多學校落地直播模式,讓知識無階層流動,讓中國處處都是學區房。

2018年本站傳媒發佈了全新品牌主張“我的態度主場”。本站表示未來會持續以用戶爲核心,賦能並激發價值用戶,同時圍繞平臺和原創兩個方向,持續打造內容消費升級新生態。

正如丁磊在致敬改革開放40年中提到的“匠心和創新一直是本站的核心競爭力。”

馬化騰&馬雲的2018: 焦慮

馬化騰:自我革命,知我者謂我心憂

小馬哥馬化騰今年的曝光有點高, 5月和張一鳴直接在朋友圈就微信屏蔽抖音鏈接開懟,爲ofo困局再度發聲被曝光。據說小馬哥今年跑北京的次數均勝往年。

只能說馬化騰比往年焦慮些。騰訊最高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如今只有29512港幣(12月28日數據),比最高點跌超過40%,約2萬億元港幣蒸發。

一篇《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指出“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將騰訊推向自2010年3Q大戰以來最爲猛烈的輿論旋渦中。

雖然社交霸主地位巋然不動,微信地位無法撼動,但頭條系產品的崛起,衝擊了信息流業務,雲服務市場落後阿里,B端業務進展緩慢。特別是大公司病,幹部“不求有功但求不過“的思想,無法進行破釜沉舟的創新。

9月最後一天,騰訊進行了時隔6年的組織構架調整,“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代表了騰訊擁抱產業互聯網下了巨大的決心。

一向深耕C端卻飽受遊戲等業務業績下滑困擾的騰訊必須找到新的領地。

“與其被人革命,不如自己革命,”馬化騰曾經這樣說道。2018年騰訊員工大會上,總辦全體人員跳起來《創造101》,一心想要追逐年輕人的企鵝帝國,已經迫不及待想拿到下一張船票了。“

大象能轉身嗎?

馬雲:退隱江湖,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018年教師節,馬雲宣佈將於2019年9月10日正式退休,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勇接任。

這個消息官方和媒體各種解讀,筆者最爲認可的評論是“馬雲的退,阿里的進”。資深媒體人尹生認爲,這是適應社會共治大環境下的公司新戰略,將提高阿里中長期的確定性。

這其實是馬雲的第三次“退休”。

第一次是2006年,他將阿里巴巴公司總裁之位交給了衛哲,但由於“誠信欺詐”,2011年2月衛哲引咎辭職。

第二次是2013年,在淘寶網十週年慶典舞臺上馬雲把阿里CEO的位置交給陸兆禧;陸兆禧在這個位置上呆了兩年後離職,2015年5月,張勇接替陸兆禧出任阿里集團CEO。

有評論說 ,馬雲退出不是一個好時機,也有人說馬雲的引退是身無由已。

筆者更認同的還是尹生的觀點,在一個巨無霸公司那裡,未來的風險不是來自某項技術和某個業務,而是內部外系統性的風險:內部的文化的變質和系統的漏洞,外部土壤和氣候的變化,比如政府的監管,社會信任度的下降,行業增長放緩。

而未來,政府和社會的介入將會越來越成爲一種常態,因爲作爲一個獨立利益體的企業實際上很難跳出自身利益之外,社會共治模式就成爲互聯網巨頭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或者說建立確定性的機遇(如果足夠明智的話)。”

馬雲不會隱退,他只不過是換了一個馬甲,以退爲進,去應對那些系統性的風險,繼續闖蕩江湖。

欄目介紹:

“後廠村7號”是由本站科技着力打造的一檔原創欄目,關注大科技語境下的一切熱點事件、人物與話題,理性敘事,深層透析,帶着深度、角度和溫度,以不失人文思考的筆觸,記錄和呈現豐富飽滿的大科技時代狀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