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剎車”拖累重倉基回調,這些資金正在波動中涌來

經歷了近一個月的上漲後,港股市場突然止步回調。5 月 29 日,港股市場低位盤整,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均以下跌收盤,單日跌幅分別爲1.83%、2.32%。至此,兩大指數近7個交易日累計下跌5.9%、8.95%,年內回報縮至8.39%、0.03%。

港股市場的回調,必然會影響重倉港股的基金產品。Wind數據顯示,當日跌幅前20的ETF產品均是重倉港股的基金,中概互聯網ETF、中概互聯ETF跌幅超過 3%,港股創新藥ETF、港股互聯網ETF、恆生科技指數ETF跌幅超過2%。

港股市場近日回調中,重倉港股醫藥和互聯網等賽道的基金業績遭受重創,出現回調的港股超過9成港。同時,港股反彈又回調的過程中,南向資金抄底勢頭未改。此外,有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或尋找更具吸引力的機會。

對於港股市場的後續表現,業內人士仍持樂觀態度。有投研人士認爲,港股短期快速反彈後的階段性調整在預期範圍內,目前除了南向資金、公募基金加倉,也有不少海外資金入場,港股市場屬於全球估值較低的市場,總體還是處於向上的趨勢中。

港股基金跌幅居前

Wind數據顯示,5月21日至28日,在全市場跌幅排在前50位的基金產品中(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有30只產品投資港股,其中一季度“含港率”超過80%者達24只,佔總量的一半以上。

而在投資港股的1725只基金產品中,超過9成的基金產品在此區間出現回調,跌幅超過6%的有100只,而跌幅較大的,大多是聚焦港股的醫藥和互聯網兩大板塊的主題產品。

其中,回調最多的是中銀港股通醫藥A,5月21日至28日區間下跌10.31%;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則以9.52%的跌幅緊隨其後。一季報顯示,上述兩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皆爲港股醫藥生物行業的個股。

據第一財經統計,這兩隻港股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共涉及11只醫藥個股(有9只重倉股重合),全員下跌且跌幅均超過2%。其中,康方生物區間跌幅超過30%,金斯瑞生物科技、榮昌生物、康諾亞-B、百濟神州等個股跌幅超過12%。

5月24日,康方生物早盤跌幅一度逼近45%。當時,有市場傳言稱康方生物在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上披露的一項AK112中國三期臨牀數據不及預期。當日午間,該公司管理層迅速回應,否認臨牀數據不及預期。

不過,康方生物的下跌趨勢未變,24日至29日連續4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33.8%。作爲創新藥龍頭,康方生物同樣被不少基金青睞。一季報數據顯示,全市場共有55只基金重倉持有,持股總數爲4264.11萬股。其中,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持有最多,爲938.7萬股。

跌幅超過8%的,還有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人民幣A、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銀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南方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等港股醫藥主題基金。

此外,跌幅位居前列的還包括華安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南方中證香港科技ETF等重倉港股互聯網板塊的產品。5月21日至28日,港股互聯網指數(931638)區間下跌7.33%。

一季報數據顯示,該指數的30只成分股中,19只被基金重倉,區間跌幅超過3%的個股有17只。同程旅行、微盟集團、京東集團-SW、嗶哩嗶哩-W、金蝶國際等個股的區間回撤均超過10%;被上百隻基金重倉的騰訊控股、美團-W、快手-W的區間跌幅則在3.7%至4.5%之間。

資金調整方向

在此番回調之前,港股市場在4月下旬曾開啓了一波上漲。4月22日至5月20日,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近20個工作日分別上漲分別21.03%、26.05%,隨後又陷入回調,截至5月29日,兩大指數年內漲幅回落至8.39%、0.03%。

港股市場這輪波動中,資金正在調整佈局方向。多隻獲得10%以上漲幅的港股互聯網主題基金,已經遭遇資金“落袋爲安”,淨流出超過10億元;而部分港股高股息主題產品則獲得追捧。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160只已有數據的港股基金中,自4月22日以來已有101.65億元的資金淨流出。其中“失血”超過1億元的產品有17只,從跟蹤指數來看,大多是恆生互聯網科技業、中國互聯網50以及恆生科技等主題產品。

例如,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自4月22日以來累計上漲20.24%,同期份額減少了98.54億份,有38.85億元的資金淨流出。而華夏恆生科技ETF的基金份額減少超過36億份,有19.46億元撤離,該產品在此期間有18.2%的階段性漲幅。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易方達恆生科技ETF、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ETF等產品身上,這些產品同期均遭遇了10億份以上的贖回。

與此相反,港股高股息主題基金則實現業績與規模齊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的港股基金共有34只,除了融通紅利機會A下跌外,幾乎全部上漲。

截至目前,港股高股息或紅利主題基金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10%的數量已經達到30只,佔比超過85%。永贏股息優選A、工銀紅利優享A、中歐紅利優享A等12只產品的年內回報超過20%。

另一方面,在這之中的7只港股高股息主題ETF卻吸引了不少資金,4月22日至5月28日區間淨流入超過18億元。“吸金”最多的是工銀中證港股通高股息精選ETF,該基金區間漲幅爲24.88%,同期淨流入6.37億元,基金份額增加了4.56億份。

此外,華夏恆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則是基金份額增長最快的產品。截至5月28日,該基金的基金份額爲4.21億份,較之4月22日的基金份額增加了2倍以上,同期回報爲17.31%。

“從交易層面,不排除在賺了之後所謂的獲利了結賣出,但這是交易層面短期內的波動。”滬上一位港股通基金經理與記者交流時表示,香港市場除了做多的資金之外,還有相當一批是可以做空的對衝基金,他們也是在捕捉情緒的高點來做空,所以建議在香港市場儘量不要去追高。

向上趨勢未改

不過,從資金面角度而言,港股市場仍充滿吸引力。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5月29日,南向資金連續10天淨買入,年初至今累計淨流入資金2694.84億港元。那麼,港股市場爲何出現調整?有哪些資金在買入?

華南一位港股主題投研人士對記者稱,港股前期反彈較爲充分地反映了國內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以及美聯儲降息預期重新回升,但考慮到政策的效果仍需要時間觀察,疊加海外降息路徑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港股短期快速反彈後出現階段性調整。

“除了對衝基金、公募基金、量化基金、南下資金以外,還有一些在美股等其他地區獲利了結的海外資金,包括家族辦公室、對衝基金等,轉投到港股這樣相對全球低估的市場。”在該投研人士看來,港股此番回調在預期範圍內,且底部的區域已經夯實,回調後仍看好向上機會。

“過去這幾周A股是比較平穩的,A、H價差是收窄的,很明顯是外資的買入。”在瑞銀亞洲投資論壇上,瑞銀全球投資銀行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表示,近期的上漲,可以很明顯看到外資資金投入在香港市場,包括歐洲、亞洲、美國的資金也回到市場。

李鎮國稱,瑞銀4月24日將對中國股票的評級調整爲了超配。過去幾個星期,明顯看到中國相關的股票市場的買入非常正面,不僅恆生指數有一定漲幅,二級市場的成交量也有較大的提幅。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也認爲,股市可能短期內有一些盤整,但總體還是向上,部分海外長期資金已開始積極購入中國股票。“從4月中下旬開始有一個比較大的反彈。從我們自己的交易當中看到,一些海外長線資金第一波就買進來了。”

外資爲何會率先買入港股?王宗豪認爲,在上市公司層面,特別是大互聯網企業,利潤比大家預期好,每股收益沒有下調。此外,這些公司在做大幅度地回購或者提升分紅。

其次,外資對於中國房地產引發潛在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在下降,之前市場在擔憂房企債務問題如何解決,如今這方面問題減少了很多,外資有更多信心回到中國。

此外,今年基本面不錯的公司,股價有相對應的正面的表現。所以股價跟基本面掛鉤程度更高,更多外資流入到中國市場。

“從估值和海外投資人在中國的倉位判斷,3月底外資在中國的低配情況是低於2022年9月份,儘管4月、5月可能有一些更多的外資進入到中國股市,但總體判斷倉位還是處於比較低的位置。”王宗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