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懷柔難民 包吃住再送回國

2014年9月,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的乾隆老年像。(CFP)

廣西防城港市裡火口岸,邊民拉着進出口商品進入中國境內。(CFP)

敘利亞難民已成歐美國家的頭疼課題,國際輿論甚至也開始把「冷箭」射向身爲大國之一的大陸;其實除上世紀迄今,接受、中轉各國難民行之有年外,早在古代,尤其清朝乾隆盛世時,也曾面臨類似的難民問題,除「好吃好喝招待好,給錢給糧送回家」,以示「懷柔遠人」外,一旦難民威脅邊境安定,也會全力「把關」封堵難民潮。

當時東亞區域內任何一國發生戰爭(清朝稱之爲「內訌」),若難民涌入「天朝」版圖內,清代地方官處理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將難民送回去」。以乾隆四年(1739年)安南國(今越南北部)發生內戰爲例,大量難民涌向雲南、廣西邊境,地方官最初也採取送回原籍的作法。

優待難民 成本驚人

雲南總督慶覆上奏乾隆:「臣敬體聖主柔懷萬方,中外一體之德意」,「沿邊地方搭蓋棚廠、收賑難民」,獲乾隆同意。廣西巡撫楊錫紱也奏報,對來到廣西覓食的難民「分別存恤」,老弱病餓的發給口糧,等身體恢復再押送回籍;強壯、能夠行走的,就提供口糧、路費,交由安南諒山的官員處理。乾隆也稱讚「辦理頗妥」。

但如此「懷柔」的作法,應付小規模難民頗具成效,遇上大規模、長期間的難民潮可就破功了。優待大批難民「供吃供住」不僅成本驚人,而且導致更多難民蜂擁而來;爲求「懷柔遠人」,鎮守邊疆的官員也往往放鬆關隘管制,結果造成與難民無關的有心人士,趁機擾亂邊境。逼得原本「懷柔」的官員,也得改採「非內地人民,一概攔阻,不許放入」。

邊境設關卡盤問

就連乾隆也下定決心:「務使各關隘盤查禁止實在嚴密,以靖邊疆」。1743年5月雲南邊境額外加派防守兵力,特別是在難民流動人口較多的廣南府一帶,增設關卡盤問,若遇客商貿易,就發放腰牌放入境內;如果是難民,查明後仍給予口糧、路費,押送出關。

與現今德國張開雙臂「擁抱」敘利亞難民,有着全然不同的時空背景、治理思維,當時無論採寬鬆或嚴格的措施,清廷本質仍是拒難民於邊境之外;但只要安南國內的戰爭不止,難民就會流向相對安寧的中國邊境,很難完全封堵住難民潮。

對此學者專家也指出,當時上至乾隆皇帝,下到邊疆官員思考的重點,並不在於難民涌入國境後如何管理,而是「有無必要接受」的問題:既然屬國難民也是「天朝子民」,都有義務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不將難民交由屬國管理?」或許可解釋清廷爲何選擇將難民送回去,而不願意將其納爲「編戶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