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強風、寒害」3重打擊 鹽水硬質玉米減產逾3成

爲了體恤農民,鹽水區農會提早在這幾天辦理收購作業,讓農民將已倒伏的玉米趕快收成,以減少損失。(鹽水區農會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臺南市鹽水區是本土硬質玉米的大宗產區,去年秋冬種植的玉米在生長期間,卻接連遭受乾旱、強風和寒害,產量奇慘無比,農民說,每分地產量正常可達600公斤,但因氣候關係,收成減產30%以上,最嚴重者產量甚至不到以往2成,連成本工資都賺不回。

鹽水區農會總幹事邱子軒表示,去年底因乾旱嚴重,造成秋冬種植的二期作硬質玉米生長不佳,再加上12月中旬強風吹拂,導致部分田區硬質玉米倒伏嚴重,農友巡視玉米田時發現玉米穗充實狀況不佳,直接影響到收成。

爲了體恤農民,鹽水區農會提早在這幾天辦理收購作業,讓農民將已倒伏的玉米趕快收成,以減少損失;邱子軒說,以第1天農友採收的狀況來說,當日採收面積約13公頃,收購量爲5萬1916公斤,平均每公頃收購量僅3993公斤,與過去平均約6000公斤的收成量相去甚遠。

有不具名的農友也指出,鹽水的硬質玉米田區大多有倒伏現象,幾乎無一倖免,被強風攔腰折斷的玉米長不大,寒害也使葉子凍傷、植株萎凋,產量自然減少,而倒伏的玉米容易被老鼠啃食,因此農民希望儘早採收,免得最後血本無歸,由於種耔等種植成本等都增加,如今產量大減,農民欲哭無淚。

市府農業局農務科長許文耀坦言,缺水可能或多或少會影響硬質玉米的種植,不過也發現泰國進口的種源有些問題,導致發芽率變差,因爲日前勘察時認定未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故中央取消原本應達一定繳售數量才能領契作獎勵金的規定,減輕農民經濟損失。